■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从北京飞往迪拜,再从迪拜转机飞往加纳。17小时的飞行之后,范华凯顺利降落在万里之遥的非洲“黄金海岸”。
这是他最为熟悉的一条“空中路线”。航线的这头是亲人和家乡,航线的那头是拼搏和梦想。
2013年,23岁的东阿小伙范华凯,背负家族“特殊使命”,只身奔赴非洲加纳创办企业,开启海外“淘金之路”。
9年后,他一手创办的山东龙泉泵业有限公司加纳分公司,为国内企业带来可观利润的同时,更为它注入新生力量,一路逆袭实现换羽腾飞、弯道超车。
这背后,更多的是聊城年轻企业家反哺家乡、质朴感人的家国情怀。
此时,正值辞旧迎新时刻,范华凯说,他想替那些奋斗在海外一线的聊城儿女,给家乡人民送去新春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商业精英养成记
一件运动版长款羽绒服,一副无框眼镜自带书卷气。面部皮肤微黑,暴露出长期生活在非洲的痕迹,平和坚定的眼神,让他流露出的商业精英范儿,多了一些温暖的气息。
阔别已久再次相见,辛建军眼里的范华凯,依然如记忆中那般熟悉。
范华凯(右)和辛建军畅聊“生意经”。
1月30日,腊月廿八。难得回老家东阿过年的范华凯,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到聊城约见“老同学”辛建军。他们曾经在“中国企业管理者工商管理研修班”共处三年。
巧合的是,最近,辛建军的生意也做到了海外。这无疑让他们又增添了一个共同话题。当然,回忆过往也成了两位老朋友绕不开的话题。两人谈笑风生间,一位商业精英的成长历程,被真实还原。
上世纪90年代,范华凯的父亲范志超,开始创办东阿县龙泉水泵厂,逐步完成家族企业的原始积累,直至发展成为东阿骨干民营企业之一。
范华凯和他的两个姐姐,从小在自家工厂长大,如果说孩童时期捡拾“铁豆豆”只是带给他童年的乐趣,那么,读中学后的经历,则是让他的一只脚早早地踏进了生意圈里。
初中时的范华凯,闲暇时会随行去购买原材料。读了高中,他则趁着周末去拜访客户,处理一些简单的审批手续。
高中毕业报考大学,遵从父命,同时也遵从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浓厚兴趣,范华凯精准选择“水泵”专业,为正式接手家族企业做准备。
事实上,20世纪初的时候,范志超经营的水泵厂,其产品虽依然深受国内老客户信赖,但同时也开始面临企业竞争、市场需求、产能落后等方面的多重困境——想要在国内市场分得更大的蛋糕,实属困难。
剑走偏锋破困局
想要破局,必须另辟蹊径。
2003年,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山东龙泉泵业有限公司一路拿下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开始远销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次,他们又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2009年,范华凯的姐姐只身赴中东迪拜开设分公司,销售国内工厂的产品。3年后,大学毕业的范华凯找准商机,同样独自去往非洲加纳库马西,开办第二家海外分公司,主要面向在当地采金的广西团队,销售专业机械设备。
只是,他没想到,等待他的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创和意外。
范华凯(左)和加纳生意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初到加纳的范华凯,暂时寄居朋友公司的仓库内,生活条件相当恶劣,单是饮食的不习惯和蚊虫叮咬,就让他痛苦不堪。不过,相比接下来要面对的困难,这些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当时,国内工厂投重资购进新的生产线,提升新工艺,并成功投产,只等这批“私人订制”的设备运往加纳,卖个好价钱。结果,当地政府“禁止外国人从事小型金矿开采和运营”的一纸禁令,让范华凯的心情瞬间降至冰点。
是撤回还是坚守?没了主意的他,流着眼泪给父亲打电话征求意见。最后,父子俩一致决定,留下来。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一年半之后,“禁令”开始有所松动,他们的机械设备一下子畅销起来,竟然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元的利润。
即便是这样,范华凯也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按照当地法律规定,合法涉足采金行业,从而真正开始了在非洲的“淘金”生意。
一脉相承家国情
1月30日那天,和辛建军喝茶聊天时,范华凯接到一位加纳生意伙伴的电话,他一口流利的英语,着实让人羡慕不已。确实,对于大学时代就经手外贸生意的他,在加纳工作、生活并不存在语言障碍。
范华凯(中)和外国朋友一起参加展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然,相比初到加纳时的不易,如今,范华凯和工人的生活环境可谓舒适无比,负责他们饮食的当地人,早已学会了做各种中餐,甚至饶有兴趣地学会了蒸馒头。而那位跟随他近十年的加纳专职司机,能说一口纯正的汉语,有趣的是,这位司机经常给那里的东阿籍工人和广西人做“翻译”。
不仅如此,以往留在加纳过春节时,范华凯会组织公司员工包饺子、贴对联,“凡是国内常见的春节习俗,我们都会照搬过去。”
范华凯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他很乐意也很荣幸能将它们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人听到中国声音,喜欢中国故事。
算起来,范华凯的加纳分公司,已经创立了9个年头。他自己也不时笑着说,自己将青春奉献给了非洲,毕竟一年之中,大多数的时间,他都会待在那里。
如今,加纳分公司下属的水泥厂正在筹建中,采石厂也在加紧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产业园区的想法开始萌芽——新的一年,公司业务全面发力、多点开花。范华凯说,这一切的背后都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得益于“政府尽责,企业尽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和父亲的想法再次不谋而合,那就是“反哺”。一方面加大投资,实现国内工厂新旧动能转换,另一方面,积极为想要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内其他企业,尽力提供帮助,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努力地‘走出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更好地‘走回来’。”
2022年春节过后,范华凯将带着新一批工人飞往加纳,“全球新冠疫情还在持续,毫不夸张地说,这场疫情让身在海外的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归根到底,强大的祖国,是拼搏在外的游子内心深处最大的底气。”范华凯一番言语,饱含深情。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