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财经 >

“党报进百企”大型融媒采访活动丨老牌不“老气” 创新焕新机——解码高质量发展的冠星路径

来源:聊城日报  2022-12-06 13:05:57
A+A-
分享

编者按 践行党媒初心使命,书写新时代绚丽篇章。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优势,助力企业“加速跑”,构筑企媒发展同心圆,聊城日报社联合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启动“党报进百企”大型融媒采访活动,组织记者深入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一线,全方位报道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现企业家们引领工业之美、产业之变、时代之潮的风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努力和担当。今日,本报推出首篇融媒采访报道《老牌不“老气” 创新焕新机——解码高质量发展的冠星路径》,敬请关注。

060846020502.jpg

尹腾淑

年产32000吨的无纺布项目车间里,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转动,一批批无纺布经过精开、梳理、铺网、牵伸、水刺、烘干、收卷、分切等工序后,走下生产线,成为了订单中的模样。

一墙之隔的高档气流纺车间里,清一色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均匀分布、各司其职,工人们只需在生产线上辅助工作,生产的产品每吨价格提高了2000多元。

……

12月2日,聊城日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冠星集团,进车间、看项目、问发展。一路下来,“老牌”不“老气”成为了大家最大的感受。在这里,所闻所见扑面而来的都是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带来的蓬勃朝气。

冠星纺织集团始建于1977年,于1999年改为股份制企业,至今已有45年的生产历史。45年间,从一个仅有3万纱锭的单一纺纱厂,到集纺纱、倍捻、织布、印染、无纺布、家纺、袜业、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纺织集团,冠星集团走出了一条稳中求进、自主创新之路。

自1992年董事长王凤朝接管企业以来,他带领领导班子专注于企业发展,30年如一日,励精图治、担当作为,使企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如今,冠星纺织集团是山东省重点企业、聊城市20家重点企业之一,在全国纺织行业50强中位居第26位,综合产能位居山东省同行业第2位。

走进冠星集团,梳理其崛起路径,可作为观察聊城经济韧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本,由此可窥见一家传统企业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担当与作为。

060846150609.jpg

“稳”字当头——

深耕主业,稳中求进

实践证明,“稳”是“进”的基础和前提。念好“稳”字诀,对作为大型纺织集团的冠星集团来说尤其重要。

2020年初,疫情发生,给诸多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很多纺织企业也步履维艰。在这个时候,冠星集团却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坚持上马新项目。这样的逆势而上,源自冠星集团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信心项目”。

在原有纺织市场产能过剩的关口,如何闯关夺隘?2019年,冠星集团领导层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布局。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一布局不仅提前了,而且更清晰了——发展无纺布项目,把企业的现实难题、转型升级及民生需求一并解决。

无纺布是布,但不是一般的布。这种布是抽巾、纸巾、湿巾、尿不湿、医用纱布、一次性防护服的原料,是易消耗品。当时,国内无纺布市场生产能力不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这一不足会更加显现。“我们上的不是一般的无纺布,是水刺无纺布。”冠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郭安波说,无纺布清洁度高、应用面广,市场前景更好,并且填补了我市在无纺布生产领域的空白。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寻新机,这样的决策在冠星集团45年的发展史中常常出现。纵观45年发展史,无论是体制改革、经营管理,还是应对困难、面对竞争,冠星始终能够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深耕主业,有条不紊推进高质量发展。

如何做到这一点?在王凤朝看来,形势越复杂,越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更要保持定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不惧挑战、积极创新、勇于进取,实现传统企业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

心无旁骛做主业,是冠星集团多年发展中的一条红线、一个基本遵循。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冠星集团积极创新企业生产和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打造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让企业永葆发展活力。

060846240739.jpg

“新”字为要——

革故鼎新,创新求变

科技日新月异,正在不断推动制造业加速前行。近年来,冠星集团进入转型升级换挡期,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优势,由此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2021年,投资7亿元上无纺布项目和口罩项目;2022年,投资2亿元上气流纺项目,投资300万元上全自动智能化湿巾生产项目……与新上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原有设备的改造,清梳联合机、自动理管机、自动落纱机、自动包纱机等。3年间,冠星集团投入9亿元更新设备,向智能制造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老树新枝到无中生有,冠星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紧紧抓住了创新,每一次转型升级的背后都是集团在不断布局、融入新赛道。

因纺织而生、因纺织而兴,也曾因纺织而困的传统企业如何焕发新生机?冠星集团近年来一直在“解题”。为破解发展难题,冠星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向智能化改造要效益,推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不断加快动能转换,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新产品研发、精细化管理、产品提档、质量提升来应对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企业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2022年1—9月份,冠星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

创新,还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上。走进高档气流纺车间,一辆造型独特的单人用新型电动助力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可别小看这辆助力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邴清敏是一名有14年工龄的纺纱工人,看到公司紧跟科技步伐,她非常欣喜。

在一项项创新举措的引领下,冠星集团的员工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但福利待遇提高了三分之一,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目前,7个纺纱厂同时开工,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一体化推进,棉纱——印染——布料——服装家纺完整产业链条前延后伸,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初具规模。

改革创新的成果振奋人心,也为集团的进一步壮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060846350586.jpg

“人”字为本——

引育并重,营造“一家亲”文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冠星集团的发展,得益于一支忠于企业、尽职岗位、忠诚奉献的优秀干部职工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冠星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完善人才引、培、用、留等政策体系,求贤若渴广纳英才,打造强劲“智力引擎”,奏响了人才发展赋能企业改革发展的铿锵乐章。同时,牢固树立企业与员工“亲情一家人”的关系,坚持“了解员工需求、引导员工需求、满足员工需求”的管理理念,让企业成为员工成长的平台,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拿出“硬政策”,才能打造留住人才的“优环境”。冠星集团按照“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原则,通过多渠道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把人才工作与企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有效建立起了“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集团所有管理岗位都有严格的竞争上岗程序,坚持“逢晋必考”,确保让最优秀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从2009年开始,连续13年,每季度召开职工座谈会成为冠星集团雷打不动的铁律。会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这些意见整理后报董事会,由董事长亲自签批,哪件建议谁来办,什么时候办完都一清二楚,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许多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一做法成为了加快企业发展的“诸葛会”,也成为了沟通企业和员工感情的桥梁和纽带。

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激发着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也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李亚新,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工会代表王敬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员工,并且多人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出生的李亚新,从集团一名普通纺纱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技术状元、优秀员工、全国优秀农民工、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到全国人大代表。“在冠星,员工和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冠星,我懂得了,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坚持梦想,只要有平台助力,一样能够出彩。”谈起冠星,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060846440964.jpg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冠星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如今,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冠星集团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冠星纺织集团将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百万纱锭,千台布机,全产业链、产值百亿’的冠星纺织产业园的战略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动能换挡提速,争取5年建成集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无纺布全产业链条产值达百亿的纺织产业园,以实际行动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谈及未来,郭安波语气坚定、信心满满。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