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财经 >

聊城种子的问天之旅 400粒聊城玉米种乘神舟十五号遨游太空

来源:聊城晚报  2022-12-28 17:07:24
A+A-
分享

ffa7138c-b622-44bb-af40-d3010f2c1b00.tif.jpg

  聊城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引入并应用EMS化学诱变技术开展育种试验。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周坤

  北京时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组合体管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等各项任务。这次,在神舟十五号的“乘客”中,有聊城市农科院选育的400粒鲜食玉米种质材料,这些种质材料将在太空开展空间搭载实验。

  “此次搭载的400粒鲜食玉米种质材料是同一品系,重约60克,是我们市农科院自育的优良高代品系,经过了南繁北育加代,遗传背景和基因类型丰富。此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太空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使搭载的种质材料产生基因变异,打破旧连锁,实现新重组。”12月25日,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桂阁说,“返回地面后,我们将通过性状观察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选育高产、风味好、抗病的鲜食甜玉米优良种质。”

  随神舟飞船开展空间搭载实验,这在市农科院60多年育种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该院加强现代生物育种研究、从育种2.0时代向育种4.0时代转变的一个缩影。

  市农科院始建于1959年,育种研究一直是该院的优势和强项。该院曾培育出“聊玉”“聊麦”“聊棉”系列20个国审、省审品种。其中,国审品种“聊玉18号”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5500多万亩,增创社会经济效益49.36亿元。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有的“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用眼瞪”的传统育种手段已远远落后于当前世界种业“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发展趋势。

  近年来,市农科院选育突破性作物新品种,先后确定食药用菌(种质)、现代育种、油料等8个重点建设学科。组建了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食用菌种质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建设了聊城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分子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聊城市食用菌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

  近年来,市农科院实施科研项目49项,其中涉及品种选育22项。2019年以来先后通过杂交选育、辐射诱变、单倍体等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材料290个,花生优良新品系9个,小麦优良新品系32个,棉花新品系5个,其中1个棉花新品种通过省审,1个玉米新品系进入省生产试验,1个小麦新品系进入省生产试验,2个鲜食玉米杂交种正在参加品种审定自主试验,4个玉米杂交种、3个小麦新品系正在参加省新品种区域试验。通过空间搭载实验,将进一步提升作物品种选育效率,加快种质创新,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如何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科技引领是核心,种业自立自强是关键。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是种子需求大国。拓宽育种途径,创新种质资源,从茫茫太空中汲取营养能量,用科技的力量不断强大种业,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之选。

  据了解,空间搭载试验以及航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比具有突变多、变异大、稳定快的特点,是培育高产、质优、早熟、抗病农作物新品种、新种质资源的新途径,对于我们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意义重大。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农科院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绍军表示,市农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研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勇当聊城种业创新“排头兵”,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上的新突破,为聊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