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体 >

吴婷婷: 办好农村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5-06 10:12:39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刘敏

  嘉和城小学位于阳谷南二环外,是一所农村学校。2020年5月,吴婷婷到此任职时,学校还在建设之中,操场上一片荒芜。

  学校于2020年7月竣工,9月正式投入使用。不到两年时间,学生从最初的400人增加到现在的1200人。初为校长,吴婷婷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短时间内,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家长对学校是认可的。”4月29日,吴婷婷望着眼前的塑胶操场,盘算着眼下还要干的几件要紧的事。

  从事教育工作28年,吴婷婷清楚,与之前相比,现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墨守成规会被时代抛弃。

  立德树人是根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校要如何端平素质教育“这碗水”?这个问题,吴婷婷一直在思考。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嘉和城小学开设了41个社团。每‪周三下午‬的两节社团课很受学生欢迎。“社团活动是各学科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特长的舞台。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但提升了老师的技能,更使学生发挥了特长。”吴婷婷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学校把各个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完善走班课程,使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月活动得以层层推进。

  至于四大学科教学,嘉和城小学总结了要领:语文重视阅读,数学训练思维,英语抓听力和口语,科学注重实验。

  吴婷婷一直坚持一个理念,科学实验不能死记硬背,课要在实验室上,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但现实的问题是,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实验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学校仅有3个实验室,2个还缺器材,要想办法尽快配齐。”吴婷婷说。

  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嘉和城小学各学科教师深入开展教研,不断研讨探索,以“减负增效”为立足点,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原则,科学设计作业,真正为学生“减负”增效,并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为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学校积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场所,制定“留下成长的足迹”劳动方案,并创建嘉和城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劳动,掌握劳动技能。

  与城区学校相比,嘉和城小学在硬件和教育理念上都不落后。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一所好学校,在吴婷婷的努力下,这一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按照划片政策,嘉和城小学还招收附近博济桥街道下辖的4个村庄的孩子。“这些孩子,以前上学离家远,现在学校就建在家门口。”能在家门口上学,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幸福的事。

  坐在办公桌前,吴婷婷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红墙碧瓦。她说:“学校是最美的建筑。”

  办有故事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当有情怀的老师,育有梦想的学生。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吴婷婷说,这是使命,也是担当。

【编辑:高长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