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美德换积分 文明绽新颜——阳谷县以“积分制”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2-17 09:21:13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陈文静

  “自从村里推行村民积分的法子,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争先进。多做好事就能得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可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兑换生活用品,积分高了评道德模范的时候也沾光,大家都争着做好事呢。”12月12日,阳谷县侨润街道西八里营村68岁的村民王玉福欣喜地说。

  近年来,阳谷县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积分治理模式,通过“服务换积分”“美德换积分”“信誉换积分”,促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说起“服务换积分”,阳谷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范明军介绍,该县狮子楼街道育才社区以打造“熟人社区”为契机,创新推出“狮子楼志愿积分币”项目,依托小区物业搭建积分币兑换管理平台,将惠民政策宣传、邻里互帮互助、社情民意收集、志愿课程辅导、维持社区秩序、模范评选等20余项内容纳入获取积分库,并建立基础兑换、扩展兑换、定制兑换等多种兑换形式,形成“奉献—积分—回报”的志愿服务良性循环。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参与人数200余人次,推动解决社区问题40余件,居民自发成为志愿者,由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善治“合伙人”,志愿服务参与率和社区事务满意度双双提高,“小积分”兑出了和谐文明社区,释放着社区治理“大能量”。

  在侨润街道西八里营村,推进移风易俗的“美德积分”兑换活动已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该村通过探索村民积分制实现了村民自治,提倡以“美德”换积分,将公益美德、乡村建设、家庭美德三类积分细则都融入了志愿积分库,并实时更新村民积分情况,既保证了积分的公开透明,也增强了村民“挣分”积极性,打通了村民参与积分治理的有效途径。

  而在阎楼镇张岩寨新村,村民“信誉积分”评价已嵌入到每个片区、每个网格、每个家庭。通过制定《阎楼镇农村居民社会信誉评价办法》,建立信誉评价“一卡一档二书四台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将村规民约“硬约束”和信誉“软约束”有机结合,调动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村庄治理。阎楼村、高门楼村通过积分管理公益岗,村容村貌长效管护成效明显;三教寺村用积分激励群众,打造美丽庭院示范街、示范胡同各一条;赵堂新村“幸福食堂”以志愿服务换积分的方式招募工作人员,为在食堂就餐老人提供服务。截至目前,阎楼镇已组建109支信誉志愿服务队伍,发布志愿活动900余次,表彰“诚信示范户”80户。通过建立信誉积分激励和失信惩戒,激发群众共创文明家庭、共建文明乡村、共谋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

  志愿积分结出的文明“硕果”,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为阳谷县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我们将继续完善积分治理模式,丰富志愿积分兑换场景,以党建引领一条心、基层治理一盘棋、志愿服务在一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让基层治理的活力持续绽放。”范明军说。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