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德治润养文明乡风——固河镇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观察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1-21 09:07:59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新春佳节临近,走进高唐县固河镇,吸引人的不仅有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环境,更有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更是重要内容。近年来,固河镇以村规民约、榜样引领、赋分争优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为乡村治理立规

  “后吴村,是宝地;民风淳,人称奇。国有法,村有规;本条约,须牢记……”1月15日,记者在固河镇后吴村看到,文明宣传栏内的村规民约展板格外醒目,内容朗朗上口,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以“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村规民约规定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的行为。

  改陋习、减负担、反铺张是当前乡村文明建设的重点,后吴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做实红白事“减负”文章,让彩礼限“高”,陪嫁“瘦身”,不攀比、不铺张已蔚然成风。村党支部书记李树龙介绍,村规民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村委会将定期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入户调研,及时掌握村规民约实施效果,并对不符合村情的内容及时修正,增加务实管用的新条款。

  乡风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固河镇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把村规民约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深化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推动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村民正确认识村规民约,做到人人参与、自觉遵守,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点亮榜样“聚光灯”

  “俺家已经连续3年获评移风易俗示范户了。”1月15日,前辛村村民吴洪海自豪地说。

  好的榜样,是生动的道德标杆。固河镇以家庭这个最小社会“细胞”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尊老爱幼、崇德向善宣传活动,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和好人事迹,从孝顺父母的家庭小事到关爱邻里的互助行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榜样的引导激励作用,真正让榜样成为了引领文明力量的“道德光源”,让学习榜样释放“涟漪效应”。

  弘扬真善美,汇聚正能量。固河镇坚持把群众评议贯穿选树全过程,在评选对象的推荐、评议、确定等各个环节,全程引入群众口碑评价机制。截至目前,固河镇共评选星级文明户118户,美丽庭院示范户260户,道德榜样36人,让群众学有典型、学有榜样,为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精神文明动力。

  小积分记录大变化

  “俺用自己获得的15个红星兑换了两桶洗衣液、两盒豆瓣酱、一瓶酱油,这些东西都是家里的必需品。”1月14日,固河镇崔堂村村民浦俊明来到村里的美德信用“星级超市”,在“美丽庭院”“勤俭持家”“移风易俗”等活动中获得的红星兑换了心仪的物品。

  行动变积分,积分换商品。为激励村民积极践行美德,去年以来,固河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镇18个行政村设立了“道德积分榜”,新建“星级超市”8处。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评分细则,村民在尊老爱幼、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的善举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明确了“文明者有奖励、道德者有奖励、勤劳者有奖励”的激励制度,真正把任务命令式转变为激励引导式,大大调动了村民参与德治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户户争做文明新风标兵的良好氛围。

  固河镇还在各村组建了村民德治评议小组,公平公正地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议监督,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及时进行劝导纠正,引导村民自觉规范言行,提升道德素养。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