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张蕾
“‘村晚’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赶紧去,争取占个前排!”1月27日傍晚,阳谷县寿张镇四棚西村村民李小玲早早带着家人,来到村文化广场“抢”位置。
红红火火的“村晚”,俨然成了群众欢庆春节的新年俗。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就搭在新落成的二层服务室大楼前,广场两侧精心布置着蚂蚱养殖大棚的照片,成为村民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馍馍房刚出锅的热馒头,麦香四溢,被整齐摆放在显眼位置,引得人们纷纷驻足品尝;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的香油气息,更是为这场“村晚”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
台上,快板《四棚西村新风貌》、舞蹈《丰收的喜悦》、小品《豆腐飘香》……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轮番上演,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虽然夜晚气温低至零下,但大家伙儿热情不减,台下掌声不断。有些村民还举起手机兴致勃勃地进行直播,向更多人分享“村晚”的欢乐。“大爷,你往那边挪挪,挡着我镜头啦。”直播的村民轻轻拍了拍旁边的人,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
在现场,四棚西村党总支书记魏玉庆向记者讲述起小村庄的发展变迁。曾经的四棚西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维持生计。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如今的四棚西村已然旧貌换新颜。该村豆腐制作历史悠久,为传承和弘扬这一特色技艺,特意打造了豆腐村史馆。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豆腐制作工具,以及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地记录着豆腐产业的发展历程。目前,村里拥有4个蚂蚱养殖大棚,这些大棚不仅是村民增收的新途径,更成为当地的一张特色名片。而新建成的二层服务室大楼,外观整洁大气,内部设施齐全,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村里的新地标。
“生活好了,大家对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更高了。”魏玉庆说,“以前都是邀请外面的表演团队来演出,但今年不一样,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纷纷主动报名,想要把自己精心编排的原创节目展示给大家,都盼着能在‘村晚’舞台上一展风采,当一回主角。”
近年来,村里的巨大变化让不少漂泊在外的年轻人看到了发展机遇,有10多名年轻人怀揣着新思路和资金,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村民郝萌萌编排的小品《返乡创业那些事儿》,其中有一句台词“现在村里搞养殖、蒸馒头和磨香油,机会多着呢,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生动反映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寿张镇党委书记周云说,“村晚”带来的不仅仅是浓浓的年味,更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也凝聚起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
精彩的节目,美丽的村庄,淳朴的乡情。“这就是村民想要的幸福年。”魏玉庆笑着说。
2025-02-07 15:20:22
2025-02-07 15:18:54
2025-02-07 15:18:00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2024-12-27 08:40:35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