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6月6日,在茌平区杨官屯乡滨城新村党委领办合作社的麦田里,120亩早熟新品种小麦迎来丰收,三台收割机、六辆运粮车正开足马力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为应对集中成熟期,该合作社提前统筹协调收割机、旋耕犁、无人植保机等农机设备,科学安排作业顺序,确保麦收高效有序。“这几天小麦集中成熟,我们每天安排6台收割机和十余辆运粮车,每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200余亩。”杨官屯乡滨城新村合作社负责人郭存库告诉记者,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快收割进度,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眼下,正值麦收关键期。为确保小麦及时收割,茌平区多措并举,统筹农机调度,强化服务保障,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当地在高速路口设立农机服务点,24小时专人值守,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便利,确保机械顺利下田。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负责人贾以才介绍:“我们联合气象、消防、交通等部门,做好气象预报、应急服务和机收保障工作。在所有高速路口设立了农机服务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协调、调度农机车辆,确保收割机顺利下田作业。”“三夏”期间,茌平区投入各类农机1.3万余台(套),其中小麦收割机1800台,引进外地跨区作业机械300台左右,为“三夏”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06-10 10:41:50
2025-06-10 10:41:25
2025-06-10 10:17:1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