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闲置门房变身“幸福发廊”,北城街道和谐新村——“闲空间”换来好资源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7-03 09:51:40
A+A-
分享

  本报讯 (记者 钟伟 通讯员 刘静静) “剪完头发整个人都精神了!”6月28日,72岁的豆书华在刚开业的“幸福理发店”理完发后满意地说。这是开发区北城街道和谐新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最新成果。和谐新村创新推出“空间换服务”“场地换资源”运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盘活闲置空间,打造了这间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理发的“幸福理发店”,让新村发展的脉搏与百姓的幸福感同频共振。

  秉持惠民宗旨,和谐新村将盘活闲置资源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经新村党总支商议,村广场西侧一处50平方米的闲置门面房被改造为标准理发室,配备了理发椅、消毒设备等专业设施,并明确了服务项目、时间及收费标准。“周边理发店单次理发均价10元,而‘幸福理发店’对辖区70岁以上老人免费。”新村党总支书记王振介绍。

  和谐新村创新采用“合伙人”机制,与小区美发从业者达成合作,签订《“和谐万家”公益服务协议》。新村免收场地租金,商户则承诺为辖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理发,形成了“专业技能+新村资源”的良性循环。“此次合作不仅是简单的场地租赁,还构建了‘党建搭台、机构唱戏、群众受益’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王振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运行模式,吸引更多合伙人加入,为创建和谐宜居新村不懈努力。”

  作为“空间换服务”的首个落地项目,“幸福理发店”的运营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通过“空间置换”破解了新村服务资源不足的困境,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民生福祉;另一方面,采用“低偿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群众刚性需求,又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和谐新村已同步启动“空间资源清单”梳理工作,合理规划空间资源,致力于形成“一空间一特色”的服务矩阵。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