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阅读进家庭 围炉品书香——唐园镇推进家庭图书馆建设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4-28 09:59:01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新贵

  12岁的张殿箫是临清市唐园小学六年级学生,他还有一个职务:唐园小学家庭图书馆馆长。

  2019年,张殿箫成为学校第二批家庭图书馆馆长。张殿箫家的客厅就是小小的图书馆,5个书架上摆放着700多本图书。已经任职三年的“小馆长”张殿箫很认真,三年间,他有厚厚的一本“账”,上面详细记录着从2019年至今到图书馆读书的小朋友的信息。

  张殿箫喜欢读历史书籍,对一些历史事件有自己的见解。“我喜欢读清朝历史,清朝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张殿箫的妈妈汪燕在儿子的影响下,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最近,她读完了《中国通史》和《史记》。如今,张殿箫经常与妈妈谈论历史故事,书香弥漫在这个四口之家,其乐融融。

  谈起设立家庭图书馆的初衷,唐园小学校长秦绍慧说,2018年初,唐园小学收到捐赠图书8000余册,但是图书的利用率不高。为最大限度地将学校图书利用起来,唐园小学先行先试,探索创办农村家庭图书馆。学校经过逐户走访调研,最终挑选出7名家庭图书馆“小馆长”,打造了首批家庭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现已发展到48个。同时,唐园小学开展师生诵读经典、演讲比赛、亲子阅读等活动,累计举办4届校园读书节活动,并且创办了唐园小学家长读书会。学校鼓励“小馆长”开展公益劝读活动,向村民发放“公益劝读倡议书”,劝导村民放下手机,静心读好书。

  唐园小学把图书馆建在农村家庭,让小学生当馆长,探索出一条“双减”背景下的课外教育新路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该校通过探索家校联建的阅读模式,统筹利用各类阅读资源,打破了家校壁垒,拓展了“校内校外”的个性化、趣味性的阅读空间,打造了学校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模式,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

  唐园小学创新打造的“学校+家庭+图书馆”全民阅读新模式推出后,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在唐园小学带动下,唐园镇的5所公办小学积极参与进来,创建了53个家庭图书馆,覆盖唐园镇所有村。唐园镇专门成立家庭图书馆项目组,按照需要配备孩子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制定完善图书借阅、积分兑换、馆长管理细则等制度,保证家庭图书馆规范运行。

  如今,101名“小馆长”活跃在唐园镇,成为全民阅读中的“先锋队”。

【编辑:徐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