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发现聊城丨子赣巧言冠氏战 齐鲁干戈化玉帛

来源:聊城日报  2023-01-04 14:48:03
A+A-
分享

  戴敬仁

  齐鲁代指山东,缘起于先秦时期处于这个地域上的齐、鲁两国。西周初期,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朝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以镇抚东方,代周天子在东方行使统治权。

  火上浇油 一触即发

  齐鲁相邻,至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齐国实力明显强于鲁国,两国之间纠葛不断。

  鲁、齐长期对抗,最初起源于齐国先君齐阳生。他想接自己的夫人,也就是鲁国大夫季孙肥的妹妹季姬回国,可是季姬却不同意,由此两国起了纷争。这一切被吴国看在眼里,地处南方的吴国有心北进讨伐齐国,希望找一个盟友,每次行动都拉着鲁国,而鲁国也需要吴国做靠山,所以两国一拍即合。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春,发生了公孙宿携成邑叛逃齐国的事件,令鲁国国君大发肝火。原来,史称“三桓”的鲁国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都是鲁桓公之后,至春秋中期,已完全瓜分了鲁国公室的政治经济权力,就连家臣也经常以下犯上。鲁定公加强君权,为防止“三桓”私邑反叛,以周礼规制为名,决定拆毁“三桓”的私邑郈、费、郕,最终因成邑宰公敛处父反对,堕三都半途而废。后来,孟武伯准备在成地养马,遭到成地宰臣公孙宿的反对,说:“孟孙氏已经把成地搞得很贫穷了,决不能在这里养马!”孟武伯一怒之下攻打了成地,成地的官员派人理论,也遭到鞭打,就连参加宗主孟懿子的丧礼也被逐出门外。受尽了屈辱的公孙宿一怒之下,叛逃齐国。孟武伯攻打成地,没有攻下,于是就在附近筑城以待。

  此时的齐国国内局势已稍稍安定,看到鲁国公室失和内乱,心中暗喜,于是又萌发了攻伐鲁国的念头。

  慎战伐交 上善若水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在齐国国内,陈成子弑杀齐简公后,立简公弟公子骜为齐国国君,是为齐平公。齐平公即位,陈成子任国相,独揽齐国的军政大权,他还把安平以东至琅琊的大片土地划为自己的封邑,土地面积超过公室,真正成了既掌握政权又掌握财权的大地主。

  那一年秋天,陈成子派哥哥陈瓘出使楚国。归来路过卫国时,陈瓘和孔子的弟子子路见了一面。此时,子路正在给卫国孔氏作邑宰,他对陈瓘说:“既让陈家去讨伐齐国的公室,又让陈家去讨伐鲁国,这不是把你们陈家当枪使吗?这样的杀伐不知道哪天才能停止,你们自己想过没有?这般杀来杀去,自己能够善终吗?所以我建议你们不要急功近利、四处树敌,要与鲁国结盟修好,等待时机。”子路推心置腹的一番话,令陈瓘颇为感动,当即表态一定把子路的话带给陈成子,说服他放弃攻伐鲁国。

  陈成子听了陈瓘的转述,心想齐国的国君已经换了三个,急于稳定内部政权,此时不宜与鲁国有所争执。

  至此,各国形势发生了变化。鲁国也发现,随着吴国国力衰退,已经不能和自己并驾齐驱了。只靠自己国家与齐国对抗,鲁国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鲁国本就有心与齐国和解。

  双方有了和解的基础,鲁国便决定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去和齐国谈判。派谁去呢?有两个人非常合适,一个是贵族子服何,复姓子服名何,字景伯,有一年鲁桓、僖宗庙着火,他积极救火,还参与了吴鲁卫宋的会盟,处理事情很是恰当。另一个是孔子的弟子子赣,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另字子赣,他能言善辩,颇具外交天赋。

  冠氏故事 终定乾坤

  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前往齐国,以子赣作为副手。

  两人一到齐国,便遇见了叛逃齐国的鲁国成宰公孙宿。子服景伯对公孙宿说:“人人都做别人的臣子,您却有背叛的心思。齐人虽然为您出力,岂能没有其他想法。您是周公的后人,享受着巨大的利益,还有这种不道义的行为,最终,利益得不到,反而丧失了祖国,何苦这样呢?”公孙宿感叹道:“您说的是,我怎么没有早点听您的教诲!”公孙宿也有为难的地方,毕竟他是被仲氏族长孟武伯逼反的,身不由己。

  鲁国使团到了齐国,齐国大夫陈成子在馆驿会见了客人,他说:“寡君让恒(陈成子名恒)来告诉您,我们愿意像对待卫君一样对待鲁国的国君。”言外之意,你看我们跟卫国关系多好,怎么你们鲁国老跟我们齐国对着干,所以你们要像卫国一样对待齐国。这本来也就是陈成子想在嘴上讨点便宜而已。

  子服景伯向子赣作了个揖,示意他来回答。

  子赣是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见长。他回话说:“这也正是我们君王的愿望。早在二十多年前,晋人讨伐卫国,齐国因为卫国的缘故,讨伐了晋国冠氏邑,虽然丧失战车五百乘,但还补偿给卫国济水以西禚(今长清)、媚(今禹城西)、杏(今东阿西北)以南五百个村社的土地。现在可好,吴国人将祸乱加给敝邑,齐国不仅不帮忙,却趁着鲁国困难占领了我国的讙地(今宁阳县北端)和阐地(今宁阳县境内)两个地方,我们君王因此感到寒心。如果能比照卫君对待贵君,本就是我们的愿望。”

  想当年,齐国先君齐杵臼和卫国先君卫元合作一起对抗晋国,齐国愿意为卫国打仗,还愿意补偿卫国土地。如今,子赣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意为“你们说让我们比照卫国对待你们,你们既为卫国打仗,又给他们土地。比照卫国的话,你们是不是要既为鲁国打仗,又给土地呢?”

  陈成子听罢,顿觉懊悔不已。但是覆水难收,他只好将成邑归还给了鲁国,成宰公孙宿便带着他的人进入齐国的嬴邑。

  子服景伯、子赣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弟子,其言行改变了齐鲁两国的关系,使孔子的“慎战”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外交制止战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已经雏形初具,稍后百年许,随着山东大地上孙武、孙膑两位军事家的诞生,使之终成传世经典。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