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发现聊城丨仓颉造字传说中的东阿遗迹

来源:聊城日报  2023-01-11 15:41:27
A+A-
分享

  赵飞龙

  仓颉,历来被尊为“文字始祖”,他是中国汉文字的发明创造者。《辞源》对“仓颉”的解释是:仓颉,也作苍颉,传为始创汉字者。

  知晓汉字 不知仓颉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主编的《兖州府志》记载:“仓颉故居在城(东阿县旧治,即今平阴县东阿镇)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清《东阿县志·古迹志》记载:“仓颉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圮。道光五年知县李贤书捐俸重建。”以上文中所言“县”,即东阿县,但非现在我们所说的东阿县。明清时所言“东阿县”,为旧治,今平阴县东阿镇为县城中心。现在通常的表述为“仓颉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东南1.5公里处。”

  由于该墓地处偏僻乡村,少有人至,而且知道的人也不多。我去探访过两次,即使是第二次,即使我这个地地道道的东阿人,也是七拐八问才找到。

  只知东阿,不知仓颉,应该是大有人在。知道仓颉墓,不知仓颉为谁的恐怕人数更众。

  苍松翠柏 古碑林立

  据说,仓颉墓,原有高大的封土,附近的村民俗称“仓王坟”,墓前曾有一座阔三间的二层硬山式砖瓦建筑,当地称“仓王寺”,又称“藏王寺”。之所以叫“藏王寺”,是因为传说东汉皇帝刘秀曾在此藏身。

  刘秀与王莽争战不敌,率手下二十八员大将乘夜南逃。王莽大军紧追不舍,刘秀慌不择路,一头钻进路旁的一座破庙里。当王莽的大军追到破庙前,发现庙门挂满蜘蛛网,随即朝远处追去。刘秀躲过一劫,后来他做了皇帝,不忘感恩,将仓王庙修复一新。自此,老百姓便习惯性称仓王寺为“藏王寺”。

  如今,仓王寺已夷为平地,不复存在。据了解,仓王寺为日本侵略者所毁,其将砖瓦木料拆走,建了附近孟庄村的炮楼。利用剩下的部分石料,当地群众于上世纪60年代在仓颉墓附近的马安沟上修了一座“仓圣桥”,至今使用。而仓颉墓封土则于上世纪70年代被夷平。现今的仓颉墓,经东阿县有关部门多次修复,才又现苍松翠柏、古碑林立的胜景。

  遗迹者众 真伪莫辨

  据统计,在众多的仓颉遗迹中,始建于汉代的有四:河南南乐、虞州、开封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的有二:山东寿光和东阿;始建于宋代的有二:河南阳武、洛宁。

  考古发现,东阿仓颉墓的年代为龙山文化时期。2000年12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仓颉墓地勘探调查,发现此处为一龙山文化古遗址,距今4500多年。同时,仓颉墓周围可以看到少许龙山文化至汉代时期的遗物,大部分为陶片和瓷片。

  黄帝纪年简称“开元”,是根据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开始的纪年。从公元前2697年算起,公元2023年对应的黄帝纪年就应该是4720年。

  仓颉为黄帝史官,年代应晚于黄帝,且传说活了110岁。200年左右的差异在远古应该是个很接近的年代。

  再看看东阿人王壹根据史书的考证:

  在《兖州府志·古迹志·仓颉故居》中,于慎行写道:“《皇览》曰:仓颉葬于利乡亭”。而东阿王宗汤村,古名利阳亭。利阳亭、利乡亭,一字之差,两者是不是一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壹了解到聊城大学图书馆把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过来。其中,就包括残存的《皇览》影印本。这部残存的《皇览》中《冢墓篇》写道:有仓颉冢,在利阳亭,坟高六丈……

  是利阳亭,非利乡亭!

  历代史料所说利乡亭,即为利阳亭。而东阿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古称就是利阳亭。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东阿仓颉墓很可能就是真身墓。不过,这一切,都需要考古来证实。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