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口巷路牌
□ 阴元昆
“啪啪啪”,我敲打着聊城东关馆驿口巷南头路西的一扇院门,这里是老友常玉的家。由于彼此都很忙,所以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里边没有回应。我猜想,他一定是去济南孩子家了。
我独自在馆驿口巷子里徘徊。馆驿口巷长不过百米,曲曲折折,路面高低不平。它历经朝代更迭、风雨侵蚀,仍基本保留了原貌,实属不易。斜阳映照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馆驿口巷的北头,连着东关大街。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东关大街也是曲曲折折、高低不平。只是因为岁月的变迁,它也随之拓宽、取直,变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模样。
馆驿口巷的南头,连着大码头街。运河,是中国水运交通的杰作。聊城运河大码头,又称崇武驿码头,始建于元代,是明清时期大运河上重要的漕运码头之一,康熙、乾隆皇帝南巡驻跸聊城,就是在这里登岸。那一级级被岁月磨砺得锃亮的石阶,仿佛向后人诉说着大运河往日的辉煌。只是,童年记忆中那个呈“V”字形巨大豁口状的土坡河道,已经被两岸石头护栏观光道所代替,少了些许历史的沧桑。
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或接送官员小住、换乘的地方。靠码头而兴建的崇武水马驿,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曾经是聊城境内最大的驿站。会馆,是同乡聚会和洽谈贸易之处。馆驿口巷南头大码头街附近,现存有山陕会馆,其他会馆如苏州会馆等,都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走在馆驿口巷中间往东的胡同里,在一排青砖垒砌的房子外墙上,我看到一块文物保护牌匾,上写:“聊城历史建筑。东关街102号清代建筑,建于清初,砖木结构。”据专家考证,它最初由山西药材商人所建,后来转给聊城李姓商人经营土杂商品。它原为三进院落,共有48间房屋,现存五开间大堂屋。站在院子中间,我仿佛又穿越到古代,恍惚间看到穿着清代服装的商人穿梭而过,依稀听见人们谈论商贸事宜。
夜幕降临,馆驿口巷子里路旁的小店里透出柔和的灯光,运河文化在这些店铺间流淌。这时,我又想起了老友常玉,便拨通了他的电话。俗话说: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好。我和电话那端的常玉约定,等他从济南回来的时候,我们在巷子路边的小店里相聚,品尝醇香的美酒,回忆流逝的时光,畅叙我们亘古不变的友情,就像这条大运河,浩浩荡荡,源远流长。
(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4-06-28 09:23:53
2024-06-28 09:06:24
2023-06-16 09:00:39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