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文旅 >

漫话黄河鲤鱼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0-29 09:23:11
A+A-
分享

  渔民捕获的黄河鲤鱼

  □ 张福禄

  “给孩子做媒,请您吃黄河大鲤鱼。”这是聊城人对黄河鲤鱼的推崇,也是给予黄河鲤鱼的至高荣誉。

  一

  在聊城,黄河鲤鱼当是传统中比较流行、贵重的一种鱼。黄河鲤鱼,顾名思义就是产于黄河及其重要支流的鲤鱼,又名鲤拐子,居我国四大名鱼之首。黄河从河南台前进入山东聊城,长近60公里的河段像一条长龙在境内蜿蜒游动。在这里,河道缩窄,水流湍急,生长在这里的黄河鲤鱼与惊涛骇浪搏击,体态健美修长,金鳞赤尾,色泽鲜丽。它们在黄河浪涛中练就了一身结实的肌肉,造就了其鲜美味道。黄河鲤鱼不但承载着亲情、友情,还寄托着诸多美好祝愿和情感,是聊城人无法割舍的乡愁记忆。

  自古以来,黄河鲤鱼又称“龙鱼”,有“肥美甲天下”之美誉,人们将其作为珍贵礼品互相馈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之说。《清稗类钞》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说的就是黄河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滋补健身,为宴席佳肴。在聊城沿黄地域,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素有“无鱼不成宴”之说,这条鱼就是黄河鲤鱼。黄河泥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钙、磷等微量元素,黄河鲤鱼在这独特的环境中生长,肉质筋道细嫩,土腥味儿少,可以清蒸,也可以红烧,只要有足够的创意,就可以制作出很多美味菜品:清蒸鲤鱼,原汁原味,满口清香;糖醋鲤鱼,色泽枣红,软嫩鲜香;糖酥鲤鱼,身披“琉璃”,脆酥香甜。只要有了黄河鲤鱼,再平常不过的宴席便立马提升了档次,一口鱼,一口酒,人们吃得惬意而满足。

  二

  黄河鲤鱼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鲤鱼跃龙门”的古代传说蕴含不懈追求与超越自我的精神;孔子为儿子取名孔鲤,用于感谢儿子出生时鲁昭公派人送来鲤鱼祝贺,更是将鲤鱼吉祥、祝福的寓意和感激之情融于一体,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如今,聊城风俗中,婚宴、添丁宴、庆功宴等,黄河鲤鱼当是美味宴席的主角。特别是儿女婚宴请媒人,黄河鲤鱼必是压轴美味,而且鱼头要对着媒人。在宴席上,媒人不动筷子,这条鱼是不会被动的,只有他(她)动筷子先品尝一口,大家才可以一饱口福。有人说,黄河鲤鱼凝聚着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聊城人的匠心,饱含着聊城人的祝福,让人在鱼香中品味聊城的风土人情。对此说法,笔者十分赞同。

  黄河聊城段水域具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物资源,这得益于地方政府和黄河主管部门依法加强对黄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监管,有效防止污染物排入黄河,保护了黄河渔业资源,使得境内黄河生态鱼类品种与数量稳中有升。据了解,黄河聊城段及其附属水域内自然生长的鱼类有20种左右,主要有黄河鲤鱼、鲫鱼、甲鱼、草鱼、鲇鱼、鲢鱼等,特别是黄河鲤鱼、黄河鲇鱼等本地生长的鱼类,一直是黄河聊城段水域中的自然种群。除此之外,蟹、虾等也很常见。

  三

  每年的黄河汛期,河水滔滔,此时大河含沙量增大,黄河鱼会浮到水面呼吸,这是黄河观鱼的好时机。2010年7月7日,正值黄河汛期,阳谷县陶城铺黄河岸边聚集了不少群众,他们有的在黄河坝头下面的石台上捡拾从黄河里爬上来的螃蟹,有的用捕鱼舀子捕捉浮到水面呼吸的鱼儿。鲤鱼、草鱼、鲢鱼……不断被捞上岸的黄河鱼让人们大开眼界,也收获满满。笔者当时在此采访黄河防汛工作,不但用相机定格下了那个热闹的场面,也有幸捉到五六只硕大的黄河螃蟹。在黄河汛期,还曾出现过难得一见的“鲤鱼跃龙门”情景。几年前,位于黄河、金堤河交汇处张庄排灌站出水口处,一条鲤鱼自黄河水面猛地腾空而起,跳到了2米多高的平台上,演绎了一次现实版的“鲤鱼跃龙门”。正在观景的人们没想到能遇到这份惊喜,都兴奋地大喊:“鲤鱼跳龙门啦!鲤鱼跳龙门啦!”这条跃过龙门的“龙鱼”虽然价格不菲,在现场还是被人抢购走。

  有一次,笔者到黄河边采风。一位刚收网上岸的渔民说,如今黄河鲤鱼比以前多了,但也不是轻易能捕到的。一般是头一天在河中撒下渔网,第二天再起网。为了保护小鱼,网眼做得很大,有时一网无获,有时一网可捞起一两条,大多是黄河鲤鱼、草鱼。鲤鱼一般重四五斤左右,大的鲢鱼和草鱼有十余斤。笔者看到,刚捕上来的鲤鱼金鳞红尾,闪闪发光。它脱离了渔网的困绊,在塑料盆中不停地蹦跳,将盆子拍打得啪啪作响。渔民喜上眉梢,高兴地把鲤鱼从盆中放到盛着黄河水的水桶里,说:“今天这鲤鱼提前预订出去了,一会儿就有人来取。”

  诚如这位渔民所讲,黄河鲤鱼生长周期长、数量稀少也是它名贵的一个原因。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他有幸购得几条黄河鲤鱼,因为珍贵没舍得吃,用塑料箱子盛了一些黄河水养了好几天,然后将鱼整个放在冰柜中冷藏起来,直到多日后其母亲过生日,让亲朋好友一睹黄河鲤鱼风采后,才请厨师将鱼加工下锅,让母亲和宾客一饱口福。

  黄河鲤鱼,这道游弋于黄河中的美味,是黄河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不仅是美食中的瑰宝,还让我们接受到黄河文化的熏陶。如今,保护黄河生态、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闪着金光的黄河之鲤,定会一直在黄河水中繁衍生息,在滚滚黄河水中享受新时代新生态带来的自由畅快!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