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 > 山东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㉖:“十强产业”看泰安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㉖:“十强产业”看泰安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8-02 19:28:58

  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 开新局”大型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二十六组报道:“十强产业”看泰安。

  锚定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重点打造13条产业链,泰安——

  锻造产业生态 “链”起澎湃动能

  □记者 王洪涛 刘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泰安肥城市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年产3万吨的碳酸锂项目正加快推进,即将投入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公司碳酸锂年产能将达到6.5万吨,年营业收入将超100亿元,利税25亿元,成为国内锂电领域重要原材料供应商。”公司董事长王明悦介绍。

  锂电作为新能源细分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迎来了广阔发展前景。泰安抢抓发展机遇,通过链主带动,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了产业链条相对完善、集聚优势较为明显、产业规模迅速膨大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肥城市锂电新材料产业链推进项目达22个,总投资296亿元,聚集锂电企业15家,主导产业营收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

  “我们锂电产业规模力争5年达到1000亿元,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泰山锂谷。”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说。今年上半年,泰安锂电产业完成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850%,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泰安把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作为重中之重,选准产业赛道,打造“441X”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做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13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布局。建立产业链专班,13条产业链分设链长、副链长,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市总链长,市级领导任链长,在链长制中站前台、打头阵。实行“链长+专员+专班”推进机制,“不分一线二线,人人都上前线”,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作为泰安市引进的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前不久,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新泰市。“补上这关键一环,现在我们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就形成了产业链完整闭环,产业链变粗、变强,为新泰汽车产业加速跑提供了强大动力。”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说。从产业基础来看,新泰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27家,拥有近万种汽配产品,是全国中重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但缺乏整车制造企业成为当地的一块短板。今年以来,新泰凭借已有产业优势实施链式招商,最终与吉利成功牵手。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与新泰一样,围绕链式发展的好戏也在其他县区竞相上演——

  宁阳县山东百晟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中药发酵添加剂及微生态发酵动物治疗保健制剂新项目刚竣工投产,项目涉及的省内七家子公司陆续整体搬迁到宁阳,成为集孵化、研发、推广于一体的集团总部,自建链条效应明显。

  泰山区则发挥医养健康产业方面得天独厚优势,大力招引相关链条企业,目前江苏扬子江药业、安徽省亳贵药业等7个行业知名企业项目已陆续签约落地,一个现代医养大健康产业集群在泰山脚下日益隆起。

  岱岳区山东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碳纤维项目也已完成5万平方米的碳纤维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70亿元,生产规模10000吨/年,列入省“十强产业”项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可带动形成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为加快项目推进,泰安市强化比拼问效,建立重点项目“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推进机制,在全市营造出项目为王、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走进泰安市政大楼,大厅里的重点产业链 (集群)专班考核公示栏格外显眼。公示栏里,对各产业链重点任务进展快的标“骏马”,按时完成的标“黄牛”,进展缓慢的标“蜗牛”,工作开展得如何一目了然,丝毫不为落后留情面、找借口。

  如今在泰安,链式发展动能澎湃。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居全省第5位;13个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营收1215.2亿元,同比增长9.0%;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5家,居全国第14位、全省第4位。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3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

  泰安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链式发展”激活聚变效应

  □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肥城市(锂电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新泰市(智能起重机械)特色产业集群、岱岳区(玻璃纤维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同步入选,入选数量全省居前。

  这是泰安市推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带来的最新成果。今年以来泰安市擂响新型工业化战鼓,着力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以“链式发展”激活聚变效应,重点打造13条产业链,开拓出泰安市高质量发展的宏大产业版图。

泰安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定重点发展13条产业链。图为山东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李庆林 报道

  链式思维提速发展引擎

  在年初举行的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杨洪涛用三句话阐释了泰安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意义:没有新型工业化作支撑,现代化强市建设就是空中楼阁,奋力争先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推进共同富裕就是空头支票。

  选准产业赛道,实现换道超车,以创新的顶层设计和链式思维提速发展引擎,产生聚合效应,是泰安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做强产业版图的重要举措。

  走进位于新泰市的泰山光电科技产业园(三期)现场,塔吊林立,7栋标准厂房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成后,可招引电子连接器、芯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10个以上优质光电科技产业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

  “每一家企业都是产业链上的一环,不出园区就能实现一些关键零部件的配货,给我们节省了成本。”山东泰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董鹏介绍。该企业主营LED显示屏业务,其生产所需的灯珠,直接从园区上游企业山东晶泰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订购,不仅给上游企业带来1000余万元收入,自身还节省了物流成本。

  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新泰市先后建设激光智造产业园等四大园区,企业可拎包进驻,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条,集聚效应日益明显。目前,新泰拥有上中下游企业16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今年可实现产值过10亿元。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泰安市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确定为支柱产业,将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确定为优势产业,将数字经济等定为未来产业,构建13条优势产业链条,着重培育200亿-1000亿级产业链(集群)5个,100亿级产业链(集群)4个,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

  围绕这一目标,泰安创新顶层设计,成立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推进办和13个产业链专班,把过去由分工领导和单个部门抓工业,变成多个领导、多个部门和多个产业链专班协同推进,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布局服务链、打造替代链,把每一个产业链(集群)都打造成一个小生态。

  锻造链式布局新优势,实施企业培植和“双招双引”双轮驱动。当地通过实施“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工程,对重大技改项目实行“一对一”上门服务,政策要素重点倾斜,促使本土企业茁壮成长。今年1—6月,泰安在库工业技改项目582个,同比增长44.1%;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山东泰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对LED显示板进行二次人工质检。□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赵洁 张丽 报道

  绿色低碳再造产业优势

  泰安以文旅名城著称,拼能源、拼消耗的旧发展模式,在泰安明显行不通。而新型工业化贵在新,动能新,模式新,业态新。当地摒弃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老路,聚焦新赛道、新风口,引导企业围绕产业升级、赛道拓展、科技赋能,扩大投资规模,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成果转化,推动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走一条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走进位于岱岳区大汶口工业园的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看不到传统化工企业黑烟滚滚的景象,也闻不到任何异味,整个厂区非常整洁;生产车间内,机器人代替了人工,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公司还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

  “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污染,公司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提升,是全市首家使用LDAR检测仪的企业,能快速对气体进行泄漏探测,防止跑冒滴漏。”汉威集团CEO孙桂彬说。

  在企业中控室,记者看到,企业员工只需点一点鼠标,就能实现生产的远程操作。据了解,公司为了打造数字工厂,光铺设信号线费用就达3000万元。技术的升级改造,换来企业的脱胎换骨。公司生产的氯化胆碱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另外还有36个品类的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30%左右。今年前5个月,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0%。

  通过数字赋能、智能化改造等手段,做大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已成为泰安企业家们的共识。

  在泰山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新上的储能电池PACK产线已经启用。这套储能电池组生产线将先进激光焊接工艺、智能分布式监控技术集成在生产线中,生产装备、工艺水平走在了行业前列。

  “今年公司重点打造绿色工厂,年度计划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厂区智能环保生产线技改,产品向低损耗、绿色化方向发展。”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德馨说。

  随着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强势推进,像汉威、泰开电力电子这样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在泰安遍地开花。在东平,瑞星集团投资10.3亿元,建设普瑞曼药业制剂项目,成为国内该领域唯一一家绿色全产业链制药企业;位于肥城采煤沉陷区的200兆瓦农光+渔光互补项目,实现生态修复和资源化的高效利用,与风能、锂电储能、盐穴储能等,构建了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泰安共签约项目172个,总投资740.6亿元,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率49.4%。

  今年以来泰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上半年,泰安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19.6%,改善幅度全省第1;臭氧同比改善1%,改善幅度全省第2;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改善5.5%,改善幅度全省第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9.5%,改善幅度全省第4。

  要素保障激发产业活力

  要素保障是影响项目进展快慢的关键变量。泰安探索建立市级统筹、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市县联动的要素保障新机制,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企业只要告诉我们需要什么要素保障,我们列个清单,直接转到相关部门,限期办理,省时又省力。”泰安市工业推进委副主任、党委书记、一级巡视员宋洪银说。

  各要素保障部门主动求变,想方设法满足项目的要素需求。在土地供应方面,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首创土地五色标识法,创新绘制项目地图,对地块按成熟度进行“红、蓝、紫、黄、绿”五色标识,指导企业按图索骥、精准选址。

  宁阳县化工园区的泰安亚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打算新上一个高端阻燃剂系列产品项目,一期用地需求70多亩。“当时我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要一块地,工作人员电脑登录建设项目选址导引系统,输入70亩、宁阳化工园几个关键字,符合条件的地块立马显示在了屏幕上,位置、面积、土地性质等信息一目了然。”泰安亚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陶陶说。

  根据土地五色标识法,红色代表土地成熟度最高。最终,该企业选了一块红色地块,从谋划到拿地开工只用了2个多月。目前,泰安已有36个市工业化强市推进项目纳入五色管理,涉及土地面积4988.05亩,按照不同颜色,完善相关手续后即可拿地开工。

  在环境要素保障方面,泰安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全市20%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可替代总量指标池,专门用于支持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并实行污染物总量使用预支政策,实现重点工业项目环境总量应保尽保。在资金支持上,泰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接22家驻泰银行机构,创新推出88个“强工贷”信贷产品;筛选40家上市“种子企业”,目前已有12家企业完成上市签约。

  今年上半年,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急需进行升级改造,但由于资金匮乏,技改进展缓慢。“我们符合留抵退税政策,在电子税务局提交退税申请后,第二天2819万元退税款就打到公司账上了。”公司负责人袁晓波说。这得益于泰安市税务部门以科技加持,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变“当面办税”为“无感退税”,企业只要符合政策无需到厅就可实现退税,实现了留抵退税“一键式”办理。

  督导考核是推进各要素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7月21日,泰安市举行上半年重点项目集中观摩大比拼活动。市工业推进委将各产业链比赛分数,以展板形式,张贴在市政大楼最显眼处,把进展快的标骏马,按时完成的标黄牛,进展缓慢的标蜗牛,以此推动各产业链比学赶超、共同前进。

  今年,泰安建立“五大比拼”(项目策划、签约、开工、要素保障、集中观摩),“两大问效”(链长问效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线问效)推进机制,通过实行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如今,泰安13条产业链活力竞相迸发,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全市省重点项目达到114个,同比增长75%;在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89.7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重点产业链项目到位资金138亿元,占到72.7%。

  短评

  补齐短板塑优势

  □记者 刘涛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短板决定木桶的盛水量。以文旅著称的泰安,工业是短板,2021年泰安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93%;低于全省的39.9%,也低于全国的39.4%。

  怎样补齐短板,实现突围?泰安的办法就是锚定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重点打造13条产业链,锻造产业生态,“链”起澎湃动能,链式突围战打得有声有色。

  发展有规,兴业有矩。链长制是泰安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核心抓手,通过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以链式思维擘画产业发展图谱。建立产业链专班,13条产业链分设链长、副链长;实行“链长+专员+专班”推进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整改,既布置“作业”,又检查“作业”、批改“作业”。在泰安市政大楼里,重点产业链(集群)专班考核公示栏格外显眼。公示栏里,对各产业链重点任务进展快的标“骏马”,按时完成的标“黄牛”,进展缓慢的标“蜗牛”,工作开展的如何一目了然,丝毫不为落后留情面、找借口。

  经济主战场,一业定乾坤。眼下,泰安新型工业化链式发展的组合拳打出新气势、创出新成就,拓展出更具发展空间、更具产业竞争力的活力未来。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居全省第5位;13个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营收1215.2亿元,同比增长9.0%。

  文字:王洪涛 刘涛

  视频:巩姗 刘涛

  编辑:王彤彤 王召群 徐超超 沈静

【责任编辑:高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