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 > 头条

心系千家万户丨稳稳的幸福

心系千家万户丨稳稳的幸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2-05 09:56:40

 

  枝头,春意在萌芽;眉梢,笑意在伸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大年。

  欢声笑语,映衬了大家满满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就业稳、钱包鼓,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

  启动机器、织造地毯、更换纱线……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片忙碌景象。

  一块块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藏毯挂满展示墙,令人目不暇接。也正是这一块块藏毯,拉动起当地就业的链条。

  2021年6月7日,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藏毯原材料、生产流程、产品展示,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等。

  企业负责人告诉总书记,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的。“很多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来企业接受培训,三五年之后就能成长为熟练技工,平均月工资可达到四五千元。”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习近平总书记肯定道,“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

  △ 广西柳州,工人在螺蛳粉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包装袋装螺蛳粉。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多次强调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福建沙县小吃、广西柳州螺蛳粉、河南南阳月季与艾草……一个个“小”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各地区统筹“六稳”“六保”、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大”故事。

  夜色、晨曦,街头、巷陌……很多快递小哥“春节不打烊”,仍坚守一线,穿行于万家灯火。

  “‘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乘车返回途中,临时下车来到前门石头胡同的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

  总书记叮嘱道:“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 江苏无锡,新吴区硕放街道为快递小哥送上新春祝福和节日礼包。

  快递小哥、卡车司机、外卖配送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惦记这些群体的就业及保障情况。

  “每单提高1毛钱,每位快递员每个月估计能增加500到1000元的收入。”去年下半年,多家快递公司响应《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的工作意见》,进行了派费调整,以切实提升快递员的合法权益。

  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健全,不断为大家的幸福生活加码。

  贵州黔西县化屋村,大山深处春意浓。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在蜡染车间里,土生土长的化屋村苗族姑娘彭艺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心声:“我是化屋村人。小时候,是沿着‘手扒岩’爬出去上学的。上大学,也是靠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现在,我选择回到村里创业,就是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很好!你也是不忘初心啊!”总书记对此予以肯定。

  △ 贵州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在苗绣车间制作蜡染。

  化屋村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蜡染等是村里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得益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化屋村实现精彩蝶变。

  飞北京、上海、杭州、澳门……2021年,彭艺成了村里的“空中飞人”。为了让人们更多更好地了解苗绣,她不放弃每一个可以展示的舞台和机会。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梦想的年轻人选择回家乡、到农村创业,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温暖,传遍神州大地。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张鸥 闫博

  制片人丨兴来 申珅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张亚楠

  视觉丨林琳 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责任编辑:李太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