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 > 头条

冬奥赛场吹出“低碳春风” 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

冬奥赛场吹出“低碳春风” 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

来源:央视网发布时间:2022-02-22 14:08:19

  编者按:

  赛场内,北京2022年冬奥会精彩纷呈;赛场外,冰雪运动热情高涨,冰雪消费火热升温,冰雪产业在低碳技术、数字科技的驱动下正蓬勃发展。乘着冬奥会的东风,人民网推出“冬奥经济溢出效应”系列报道,从多角度阐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展现冬奥+、冰雪+的强大经济溢出效应。

  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正式闭幕。21时35分,在《雪花》的歌声中,主火炬“大雪花”在缓缓降落中与升起的奥运五环交相辉印,燃烧了16天的奥运之火渐渐熄灭。

  回想16天前,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火仪式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象征着91个参赛代表团团结、汇聚的雪花台散发出耀眼光芒。“飞扬”火炬嵌入雪花台,奥林匹克之火以“微火”的形式在国家体育场燃烧,照亮整个鸟巢。一簇小小的火苗,成为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经典瞬间。

  冬奥会火炬点燃的创意设计,进一步印证了中国践行减排降碳的坚定决心。在这场盛会背后,亦透出了蕴藏在一项项绿色成果背后的高质量发展潜能。

  冬奥会的“绿色果实”

  在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用“低碳管理”和“生态保护”两个关键词,概括冬奥筹办践行“绿色办奥”的成果。

  “飞扬”火炬嵌入,雪花台旋转上升,构成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据悉,“微火”的碳排放量大约只有传统点活方式的1/5000。

  “微火”正是对“绿色办奥”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赛场内外,处处可见节能、环保的影子。

  位于张家口张北县与尚义县交界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排排光伏板和白色风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北京冬奥会上100%采取的绿色电力,主要从张家口吹向各大赛区,为冬奥场馆的平稳运行提供绿色保障。 受访者供图——奥运史上首次100%使用绿电,来自张家口的风力、光伏、水电等源源不断输送到3个赛区26个场馆中。

  ——投入大量氢燃料电池车用于赛时交通运输保障,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冰上场馆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不仅让冰面温差更小、状态更稳定,也让场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水立方”变身成为“冰立方”,多个体育场馆通过改造升级具备了冬夏项目双向转化能力。

  与此同时,所有新建、改造场馆和设施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不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处理废弃物与废水等方面形成示范。

  “奥运会是展示创新解决方案的平台。”国际奥委会企业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表示,她曾于2008年访问北京,如今时隔14年再次来到北京,她的一大突出感受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经过改造再利用变身“双奥场馆”,这种场馆利用模式,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

  在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看来,以低碳方式建设冬奥场馆,充分感受到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态度。这再一次向全球展示,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冬奥”的创新实践

  冬奥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同样也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向世界展现减排降碳责任担当的窗口,背后更凝聚着冬奥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海拔2199米的小海坨山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如同“雪游龙”般掩映在群山环抱之中,与四周山水浑然一体、姿态天成。在这里,先后举办了男子双人雪车、四人雪车、女子单人雪车等多个冬奥比赛项目。

  “在高海拔山地建造场馆,如何践行‘绿色冬奥’理念、打破技术壁垒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上海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总工程师赵安光表示。

  为最大限度降低场馆修建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在建设之初,项目团队将原有树木原地或迁地保护,大约11600立方米富含有机质和稀有种子的表层土壤被剥离,保存赛区珍贵的表土和种子库资源,用于后续场馆生态修复。

  改造中的“冰立方”。冰立方是世界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是冬奥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馆。中建一局等建设团队运用冰场环境智慧调控平台、BIM等绿色科技,在这里完成了游泳馆到冰壶馆的“水冰转换”。 受访者供图赛区生态保护是“绿色办奥”的缩影,背后则是无数科研、工作人员为了实现“更环保”目标,默默耕耘、长期攻坚的过程。

  据悉,本届冬奥会新建、改建的7座冰上场馆、9块冰面,均创新使用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制冷剂。以“冰丝带”为例,仅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冰面面积有近1.2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冰面面积意味着庞大的用冰需求,若使用氟利昂等传统制冰材料,无疑将会产生大量能耗。

  经过专家计算,同等用量下,传统制冰技术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近4000倍。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专家曾表示,国家速滑馆使用国际惯用的环保制冰技术就能达到冬奥比赛标准。“但经过18个月摸索,中方团队把历届冬奥会速滑馆制冷系统资料翻了个遍,对世界所有制冷剂优劣特点逐一分析,最终拿出了更先进的制冰技术。”

  “筹办6年多来,我们通过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同时采取林业碳汇、企业捐赠等方式实现碳补偿,从而保障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李森表示。

  “低碳春风”从赛场吹向全国

  日前,英国《自然》杂志引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能源系统研究员迈克尔·戴维森的观点称,北京冬奥会将减少碳排放约130万吨。这一成果“证明了在更全面的活动中实现碳中和是可能的”。

  在北京冬奥的一项项绿色成果中,蕴藏着中国绿色发展的巨大潜能。许多企业纷纷表示,通过冬奥平台提升了社会对环保产业的认知,对今后应用推广和跨领域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在冬奥会结束后,来自张北地区的可再生电力资源将继续输送至北京延庆等地,提高北京市可再生电力资源的使用比例。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沈宇表示,本次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是我国多年来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一次集中展示,体现了新能源供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通过冬奥平台提升了公众和行业对绿电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增强了我们对绿电应用的自信,将为今后绿电应用以及多种绿色能源跨行业、跨领域相互配合,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氢能源客车为北京冬奥提供赛事服务,可在-30°低温下正常启动,确保了在高坡度、湿滑山路中的稳定行驶,满足赛事人员赛场与驻地往返的通勤需求。 受访者供图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亦看好清洁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据悉,丰田中国此次共为北京冬奥和冬残奥提供了2205辆清洁能源车辆。为适应车辆在高坡、低温、湿滑山路环境中的使用需求,其专门为赛事开发了一款新型氢能源电池车型。

  “可以说,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丰田FC(氢燃料电池)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我们将计划和相关合作伙伴继续拓展氢能事业发展,助力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该负责人说。

  北京2022年冬奥虽已结束,但在“绿色奥运”的春风中,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源源不断为绿色产业发展释放强大推动力。

  来源:央视网客户端

【责任编辑: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