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3-01-17 09:03:56
本报记者 曹天伟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作为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省,在交通区位、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独具优势、潜力巨大。”今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山东景阳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传新提出了《关于构建黄河、运河两大国家战略叠加项目的建议》。
《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推介和展示一批文化地标,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赵传新认为,黄河、运河山东段流经地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辉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两河”沿河各市在文旅项目建设、文化“两创”和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黄河和运河遗产保护压力加大、文化传承衔接和利用质量不高、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力不强等问题,缺少“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两河”文旅项目。
为此,赵传新建议,应立足“两河”资源禀赋,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线,省、市、县三级联动,完善要素配置,策划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两河”重大文旅项目,打响“两河”文化旅游品牌。要深度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两河”故事,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黄河、运河文化旅游成为“好客山东”的重头戏。同时,要立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坚持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条件,大力优化旅游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