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家长应报个什么班?

来源:聊城晚报  2024-12-19 14:47:59
A+A-
分享

  □ 郝凯

  万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逢接孩子放学,家长们见面,常聊一个话题:你家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在孩子成才这件事情上,家长们颇有雄心壮志。

  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应该给自己报个什么班?这个问题各位家长可以问问自己的孩子,或许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在多数孩子看来,家长同样需要“补课”。可事实上,很少有家长像要求孩子那样要求自己。

  前不久,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对学校、家庭等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分工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学校要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主动协同学校开展教育。相信随着实践的推进,家校分工协同将更加清晰明朗。而作为家长,也应与时俱进,主动学习、自我革新,这样才能走出“一步不能落下”的焦虑,给孩子们最想要也最适合的教育。

  协同育人,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大后方”。如何帮助家长成长?不少地方都开始行动起来。例如山东聊城成立“校家社讲堂”专家讲师团,围绕“政策解读与家教理念”等12个主题,制定了覆盖全学段的40节课,为全市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办法;四川成都锦江区出版了涵盖中小幼全学段的“智慧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丛书”12本,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全面的问题诊断和系统的方法指导;山西长治一所中学开展“家长大讲堂”“家长沙龙”,家长们主动走上育人实践舞台……这些地方显然将家庭教育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也让我们看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蕴藏的无限可能性。

  各位家长都曾是孩子,做孩子的时候,不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等自己成为父母,又被该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所困扰。一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请体谅一下。”这句话打动了无数年轻父母的心,也是为人父母的真实写照。不过,我们不能一直拿这句话当挡箭牌,心安理得当“甩手掌柜”,然后与自己和解。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是亲子的共同成长。围绕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家长要在教育互动中持续发力,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多参与但不代劳,方能打破隔阂、消弭分歧。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不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场景吗?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