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早安晚安”背后的城市暖意

来源:聊城晚报  2024-12-24 09:26:48
A+A-
分享

  □ 侯莎莎

  如今,在聊城,人们每一天的开始和结束都伴随着一种特别的仪式——来自城市天桥电子屏“早安聊城”与“晚安聊城”的问候。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还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让早起上班和晚上归家的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市政中心公共空间管理科副科长陈睿介绍,他们在市城区7座天桥电子屏上制作了早安、晚安系列公益广告,早上7点30分至35分,播放“早安聊城”;晚上9点27分至30分,播放“晚安聊城”。

  唤醒仪式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仪式感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热爱的表达。一句“早安聊城”与“晚安聊城”看似简单,却为人们平凡的日子增添了诗意,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近,小城经济悄然兴起,各地早市在社交媒体刷屏,成为烟火人间的生动注脚。早市的魅力在于市井喧嚣,而“早安聊城”与“晚安聊城”的问候,也是对“满是生活”城市氛围的营造。这种仪式感,让人们对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也在城市赋予的温情中增强了文化认同。

  以文塑城,释放积极效应。“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公益广告发挥着调节情绪、表达情感、沟通社会的功能,比如“早安”“晚安”的问候,虽从小处着眼,却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成为城市特有的文化景观。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2023年4月3日晚,我市各大地标建筑为“齐鲁时代楷模”杜立芝亮灯,在全市掀起向杜立芝学习的热潮,引导市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在聊城,一个个公益广告,如同一张张精美的名片,展现着城市形象及城市文化精神内涵,让经过的人们体悟聊城的独特魅力,让聊城的城市形象以更快、更好的方式传播。

  以人为本,让城市充满温情。市民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文明成果的最大享有者。面向大众的公益广告,也肩负着“彰显人文精神内涵,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使命。2022年,贵州“两会”召开前夕,全省户外智能屏、地铁电视屏集中播放人民群众收到“民生红包”后的笑脸,展示群众过去一年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省“两会”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如今,聊城的晨曦与夜幕,因为有了“早安聊城”与“晚安聊城”的问候,变得更有人情味。这是城市与市民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是人们日复一日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的,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座城市始终以它独特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