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丨对商品过度包装说“不”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2-10 15:29:13
A+A-
分享

  □ 刘学

  近日,笔者购买了一包看起来普通的火锅底料,撕开外包装,里边有一个很“宽敞”的塑料盒,盒里面“躺着”一小包底料,不由让人感叹如此“过度包装”。

  所谓过度包装,就是商品包装超出了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出现了包装空隙率过大及包装层数、包装材料耗用量过多等情况。

  过度包装究竟有哪些危害?首先是造成资源浪费。过度包装往往采用大量不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加剧了资源的紧张。

  其次是造成环境污染。过度包装的材料往往难以降解,对土壤和水源造成长期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再次是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包装精美就等同于产品质量好,从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此外,过度包装的产品往往价格偏高,但其中包含的实质性价值并不高,从而增加了消费者负担。过度包装还会助长奢侈浪费习气,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过度包装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采用过度包装的方式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部分消费者有追求“华而不实”包装的心理;市场监管不够严格。

  那么,如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市场监管,倡导简约包装理念,鼓励企业创新,建立回收机制。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过度包装,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广简约、环保的包装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环保意识。鼓励企业在包装方面进行创新,采用环保、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建立完善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鼓励消费者和企业积极参与回收活动,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从自身做起,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选择购买适度包装的产品,从而倒逼企业更多采用绿色包装设计,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