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2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2-01-25 09:51:45
本报讯 (记者 王军豪) “居民公开议事日,即在基层走访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即将开展的工作公开征求村民意见的活动,由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坐下来共同商议,了解群众困难,满足群众诉求,并将议事过程、议事结果进行公开。”1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潘玉峰在“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介绍。
居民公开议事日真正实现了“身边人管好身边事”。议事过程中,基层政府根据议题需要,邀请法官、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士参加活动,使问题的解决不仅合理合法,也合乎乡风民俗。为了确保居民公开议事日活动常态化运行,市政府办公室整合资源,搭建“一制度三平台”保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在制度保障上,乡镇、街道建立《居民公开议事日制度》,形成了“收集问题—形成议题—召开议事会—结果公开”议事流程,使居民议事有章可循。三个服务平台包括线下公开议事平台、网格化服务平台和智慧社区平台。
以公开促治理,以公开促公正,居民公开议事日获得了广泛认可。国务院办公厅领导率考察团专题来聊调研;国办“政务公开工作交流”杂志刊发了推广文章;在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聊城受邀发布了公开议事创新情况;在2021中国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研讨会上,我市公开议事工作被评为“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优秀案例”。
去年以来,全市各乡镇、街道针对群众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公交车站选址、充电车棚使用、回迁居民选房等问题,共开展居民公开议事日活动2600余次,为群众解决了1000余件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