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1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晚报发布时间:2021-08-05 10:30:15
张伟时常去附近商铺转转,了解商户是否有困难和需求
张伟习惯时常去看看微信工作群内的信息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张伟是一名社区民警,她加入了100多个微信群。她说,这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财富”。
张伟所在的聊城市公安局度假区分局湖西派出所端庄社区民生警务室辖区内,有小区,有商铺,有学校,所以,她手机里也就有了一个又一个业主群、商铺群、物业群,如此等等。
每天发生在这些微信群里的故事,有温暖,有感动,有惊心动魄,有是非曲直,而故事背后,却是生活的真相,人性的善恶。
凌晨3点 她接到一个特殊来电
张伟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她知道,求助电话随时都有可能打进来。去年疫情期间的一个电话足以证实,她的这个想法并不多余。
张伟记得,那是凌晨3点,她被手机震动声惊醒,因正值疫情肆虐时期,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
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同时充满了不安和焦急。
张伟记得,那个年轻的小伙子第一句话就是:张警官,我和别人裸聊被敲诈了,我该不该给对方转钱?我该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题,让张伟大致明白了对方遭遇的麻烦事。她知道,这个小伙子应该是遇上了网络诈骗。
事实和张伟推测的差不多。
这个小伙子返乡后因疫情被困在老家,夜半时分因为无聊,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位陌生美女,后来逐步掉入对方设置的“桃色陷阱”。
在被对方以公开视频截图为由进行威胁时,小伙子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区业主群里常常分享防骗常识的张警官。
在张伟的建议下,小伙子赶往距家最近的派出所报了案。
事后,张伟苦笑着说,他虽然也有过错,但经历这件事情之后,相信他会提高自身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洁身自爱,“如果面对诱惑,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那么世间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24小时 警务室变身“流动课堂”
民生·凤凰城2号院的很多业主,如今都还记得去年3月份的一天,民生警务室里的热闹景象。那一天,小区因故停水停电,20多名孩子陆续转移到警务室上网课。
提及这件事,张伟讲述的声音开始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同时用手比划着当时的场景。
那天一早上班后,张伟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准备将防电信诈骗等安全常识发布到各个微信群里。结果,点开 2号院业主群,吐槽、埋怨、焦急的信息已经被刷屏。
当时正值疫情期间,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停电后,网课无法进行。张伟说,作为家长,她深知父母对孩子学业的用心,所以,也能理解他们的着急。她急中生智,在群里说了一个想法:让孩子到警务室上网课。轻松化解了这个难题。
很快,民生警务室就热闹了起来。办公室、餐厅、走廊,孩子专注地上着网课,民警轮流看护,张伟说,这个警务室还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
事实上,这里面,还有一些暖心的小细节。
有业主说,孩子单独在家,不知道去往警务室的路。张伟说,他们可以安排人开车去小区门口甚至楼下等,专人专车负责接送。
也有业主说,家里停电无法生火做饭,能否到警务室接点开水泡方便面?张伟说,无论是接水、充电,还是泡面,这里都可以提供方便。
那一天下来,民辅警都累得不轻,但次日打开微信群,那一个个点赞的表情,让他们瞬间忘记了前一天的劳累。
张伟常说,社区警务工作可以给她带来幸福,“群众一句甜甜的问候,一个感激的眼神,一个点赞的大拇指,便足以温暖我的整个世界”。
惊心动魄 他们为市民“抢”回十几万
今年4月份,张伟的民生警务室闯进两名女士。为了抢夺一部手机,她们一个在前面飞奔,一个在后面紧追。
两名女士中,有一名是辖区一商铺的店主丛慧(化名),另一名是她的闺蜜于莎(化名),两人抢夺的是于莎正在通话中的手机。
丛慧着急地说,和于莎通话的人是个骗子,对方冒充公检法人员,诱骗她将十几万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信以为真的于莎,马上就要输入验证码给对方付款了。
情况紧急。张伟将手机拿到自己手中,大声呵斥对方,并让那名“警察”报出警号。在骗子挂断电话后,丛慧才将事情的经过讲述给民警听。
原来,当天在丛慧店内闲玩的于莎,接到一个来电后突然变得神情紧张,而且有意避开丛慧。意识到不对劲的丛慧,看到于莎打开转账界面时,大声问她在做什么,并试图抢夺她的手机。
于莎一边保护着手机,一边焦急地解释说,自己老公“犯了事”,手机里的“警察”可以帮助她将家里所有的存款转到“安全账户”。
此时,丛慧当即判断,于莎无疑是遭遇了电信诈骗,“这种套路,张警官天天在群里发,对方就是个骗子”。
趁于莎不备,丛慧一下子抢过来她的手机,骑上电动自行车,飞快地向民生警务室驶去。
就这样,两个人一个跑、一个追,直到民警确认这的确是一起电信诈骗后,于莎才千恩万谢地和丛慧离去。
张伟说,对于防范电信诈骗,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讲,但最关键的是,只有每个人提高防骗意识、识骗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天下无诈”。
■记者手记
愿世间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赵艳君
张伟说,她和业主的故事有很多,这里面有温情,有暖心,也有无奈和遗憾。
她说,自己让一对曾有纠纷的邻居握手言和之后,对方送来的新鲜水果真的很甜;自己让一对小夫妻重归于好之后,在大街上偶遇笑容满面的他们时,内心真的欣喜万分;自己让矛盾重重的父母儿女冰释前嫌之后,老人不再孤独苦闷,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是她做梦都想看到的“小团圆”。
不过,张伟说,并不是所有的开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比如,辖区某小区内一对存有纠纷的邻居,一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另一方却不肯做丝毫让步。无奈之下,磨破了嘴皮子的民警和物业,最终也只能靠一方的让步,来成就另一方的斤斤计较。
张伟说,除了自己日常处理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之间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惊喜、感动、快乐的故事,不管这些故事如何开始,她都希望,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