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距离高考还有一星期时间,社会上各种“一对一”辅导进行得热火朝天,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为求短时突破,为孩子报名“一对一”辅导,而这种辅导一小时花费少则百元,多则上千元,究
本报讯 距离高考还有一星期时间,社会上各种“一对一”辅导进行得热火朝天,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为求短时突破,为孩子报名“一对一”辅导,而这种辅导一小时花费少则百元,多则上千元,究竟值还是不值呢?
“我们都是请的北师附中、清华附中、黄冈中学的名师来进行一对一授课,专门为您的孩子量身教学,短期来看,非常有效,去年好多成绩一般的考生通过我们的教学都考上了本科甚至是重点大学。”在聊城柳园路一家培训机构,该负责人这样向记者介绍。甚至有些面临高考的学生,更是将一对一培训上成了“全托班”,学校课程都不上,整天在培优机构学习。
“孩子文科语文英语还不错,但数理化成绩不太好,听人说这种一对一短期辅导特别管用,就报个名试试,每小时300元,钱多钱少不是事,要是真能提高成绩也值了。”在机关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辅导机构给请的据说是北师附中的名师来进行辅导,具体效果还要等孩子高考完才知道。
聊城三中的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老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个知识比较弱,哪块问题比较突出,有问题完全可以找自己的老师解决,在校外上辅导,不仅费时间费精力,效果也不一而足,上一届有学生报名一对一,结果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多少,反而精神抑郁,影响了考试成绩。
市教育部门专家则表示,通常认为,只有如下三种情况,可以尝试一对一的方式:一是成绩特别突出、在学校课堂上感觉吃不饱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多学点东西;二是在学校完全跟不上课堂进度的学生,可选择一对一的方式,着重于补课,而不是培优;三是在课堂上完全不听讲的学生,只有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让孩子在吃完大课堂的“大锅饭”后,再吃一遍“小灶”,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否则对孩子是一种身心摧残。盲目报名各种课外辅导,不但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而且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得不偿失。而且,中高考的成绩如没有达到预期或如培训机构所承诺的那样提高,培训机构也很难将上万元的辅导费用退还考生。
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家长不要盲目跟风“一对一”,应冷静面对高考,端正心态,按照学校和老师安排的复习进度,认真复习,查漏补缺,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各种“高考冲刺班”上,它们的承诺并不一定靠谱,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记者 马子清
评论内容: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