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圣娇
打开搜索引擎,热搜中一条新闻“医生用一根针帮患癌老人冻死肿瘤”引起了笔者的好奇,是被诟病的“标题党”吗?阅读发现,该文介绍了一种对付恶性肿瘤的氩气刀技术,标题中的“针”是消融针,直白、准确又吸引人的标题让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对该技术展开了讨论。
“标题党”新闻之所以让人讨厌,是因为它过于夸张,文章的实际内容和标题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这条新闻虽然题目有些博眼球,内容却经得起考验,对不少普通读者来说,达到了引起好奇心、普及医学知识的目的,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条标题甚至可以称得上优秀。
当下,向公众普及本专业知识是不少单位的工作任务之一,但很多单位仍满足于主题宣传日搞个活动、发发宣传单,形式到位了,内容有没有走进群众心里,却不得而知。有的单位在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知识类文章内容全面、标题严谨,缺少趣味性、互动性,无法抓住群众的眼球,让群众不想点开,同样达不到宣传效果。
思路一变天地宽,知识普及更是如此。用群众能接受的语言,引起群众的好奇心,让群众看得进去,才能达到普及知识的目的。比如,政策介绍类的文章,从中选择群众关心的内容放到标题上,显然比普通政策解答更吸引人。而且,尽量不要用过于专业的词汇,开头的新闻标题如果直接用“氩气刀技术解决患者难题”,就很难吸引人们关注。
当然,这种“标题党”要求写作者既要懂本专业的知识,又要懂一些新闻传播规律,更要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总之,只要有利于知识普及,“标题党”多些是群众所欢迎的。
2023-05-23 09:32:46
2023-05-23 09:18:56
2023-05-23 09:15:52
2023-05-21 15:25:27
2023-05-16 18:24:21
2023-05-12 11:13:3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