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期临近,防溺水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丝毫不能放松。
当然,仅仅依靠知识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各地关于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可谓越来越重视,年年讲、时时讲,但每年还是会有溺水事故发生,教训不可谓沉痛。一些思考也因此越来越深入:在安全教育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一些好的做法,也因此引发广泛关注,比如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当地警方于河岸旁、桥头边、闸口上,布设了规格统一、标识鲜明、逐一编号的救援竹竿。可别觉得这个办法“土”,就地取材、低成本、简单易用的小小竹竿已经多次大显身手。
无独有偶,在湖北、江西等地,事故多发水域周边都预置了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设施设备,便于现场救援人员及时取用。“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对救生杆”的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也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少地方,通信运营商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出5G+防溺水预警系统,孩子进入电子围栏划定的危险水域时,会有自动语音发出驱离警告,巡逻队和值班人员会收到警报,甚至孩子家长的手机还能接收到相关信息。这些措施,实用、高效,大大提升了现场即时预防和救援水平。
人防、物防和技防,是安全防范的三个范畴,缺一不可。人防要给力,学校安全教育和家长安全监管、事故多发水域的强化巡逻,都不能松懈。而物防和技防,同样也要跟上。毕竟,一条生命背后至少是一个家庭。生命安全大于天,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确保“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赵宗锋
2024-04-25 16:52:55
2024-04-25 16:49:21
2024-04-25 15:52:00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