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县域 > 百强乡镇 >

托管田上起惊“雷”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5-26 09:22:14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林晨

5月24日上午,茌平区韩屯镇玉皇庙村的麦田里,麦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传递着即将丰收的消息。不远处,一个挂着“福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牌子的农家院里,35岁的“田保姆”赵雷正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保养。“今年我们托管了3个村5000亩的麦田,再过十几天就该收麦了,现在得提前准备。”

2008年,大学毕业的赵雷,与朋友在外地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事业小有成就。已“跃出农门”,他为何返乡当起“田保姆”?

面对记者的疑惑,赵雷道出了初衷。赵雷从小在农村长大,跟着作为老一代“田保姆”的父亲,用农机帮村民耕地、收麦,虽辛苦但也充实。“我对农业的情怀,从小至今一直没变。2014年初,我决心放弃城里的生活,回老家成立农机农业合作社。”赵雷回忆道。

当初,赵雷提出要返乡创业时,父亲第一个反对:“都从农村出来了,再回来种地干啥?”“爸,你能干,我为啥不能干?更何况,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农村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后来,赵雷坚定的态度终于让父亲不再反对。

很快,赵雷筹措资金30余万元,注册成立了合作社,当起“田保姆”。紧接着,他拉来附近村上的4个农业“老把式”,凑了10台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

“我们采取‘订制式’托管,农户可以在签订协议时自由选择托管项目,例如秸秆还田、深耕、播种、镇压、无人机飞防、施肥、收割等。”赵雷告诉记者,这种灵活的托管方式,很快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43岁的玉皇庙村村民赵立宝,在茌平区一家企业务工,月工资7000元,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家中的耕地。一次,他碰巧看到赵雷在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便对赵雷说:“你的农机样式全,农活干得精细,把地交给你,我放心。”

带着乡亲们的信任,赵雷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他不仅很

快学会了各种农机的操作,还经常研究什么样的机械更适合作业,探索更科学有效、节省成本的管理方式。其间,他还自学了农机维修。
村民们看到,这个小伙子确实有“两下子”,越来越信任他。合作社成立第一年,近百户村民与赵雷签订了2600亩农田的托管协议,包括小麦和玉米的深耕、收割等项目。夏收过后,大家在算账时发现,交给“田保姆”管理,比自己管理省事、省钱,还能增产、增收,更重要的是,一点也不耽误在外边打工赚钱。

加入合作社,农机手也尝到了甜头。去年年底,村民高立强带着两台植保无人机加入合作社,在今年三四月份的飞防作业中,他的收入比以往明显增多。“以前都是自己找活干,去各村到处揽活,平均一天只能飞防100多亩地。现在,合作社里给派的活比较集中,每天能飞防200多亩地。”高立强说。

经过几年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了土地托管。目前,赵雷的合作社已托管了袁营村、玉皇庙村、李灿然村的5000亩农田;合作社现有农机手26名、各类农业机械60余台,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推行的土地托管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降低了种植成本。2021年底,福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被评为农业生产性服务市级示范组织。

8年来,赵雷见证了“田保姆”从无人问津到越来越火的转变。在他看来,这个转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买农机,有补贴;发展农田托管,政府也十分支持。“今后,我将继续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托管模式,让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赵雷对未来充满期待。

【编辑:马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