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县域 > 百强乡镇 >

记者蹲点行动丨莘县徐庄镇:智能方舟产金耳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7-27 16:30:15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梁丽姣

你可能吃过木耳、银耳,但不一定吃过金耳。这种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西藏等高海拔林带,被誉为“真菌皇后”的稀罕物,如今在莘县徐庄镇大放光彩。

7月22日,天气炎热,但走进莘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金耳智能生产方舟,伴随着金耳独特的清香,阵阵凉意袭来,让人好不惬意。金耳智能生产方舟酷似集装箱,室内温度仅为22℃,进门是一个智能调控设备间。“金耳智能方舟利用5G网络,可直接连接手机、电脑,对金耳栽培进行视频监控、模式选择、数据异常报警,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条件,生产环境数据化、种植管理精细化,一名技术员就可以远程控制全国各地的分散种植点。”公司负责人吴广珍拿起手机打开软件,边操作边介绍。穿过设备间,里面是金耳生产仓。

271001240129.jpg

生产仓内明亮整洁,一尘不染,绿色的铁丝网纵横交错,间隙内放置着一根根圆柱形的白色菌棒,一朵朵金耳在菌棒滋养下日渐丰盈。方舟内陈设看似简单,却布满玄机——5G网络智能调控、立式光照灯、智能小探头,等等。“铁丝网的间隔比木板间隔要小,透光性、透气性更好,更利于菌类生长,一个方舟可放3200个菌棒,容纳量、产量较普通大棚均有大幅提升。”用吴广珍的话说,一个方舟就是一座智能“微工厂”,可以培养多种菌类。

从高原到平原,吴广珍用了30年的时间,打破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让金耳在黄土地上扎下了根。“我们把采集到的优质野生金耳作为母本,经过长期分离、提纯、驯化等复杂步骤才得到了人工金耳菌种。”从无到有,吴广珍在金耳培育上花费了不少功夫。与普通菌种不同,金耳是两种菌丝的结合体,金耳菌丝生长最佳温度是15℃—18℃,而毛韧革菌菌丝生长最佳温度是22.5℃—25℃,只有通过变温适应两种菌丝的生长要求,才能长出高产优质的金耳。

一开始,吴广珍将金耳的固体菌种接种在菌棒上,在普通的种植大棚里培育,仅靠人工掌握温度、湿度,调控起来较繁琐,金耳长势不乐观。吴广珍一次次钻研、革新,研发出液态菌种。“液态菌种在菌棒中分布均匀,营养供给均衡,比固体菌种成活率高,每个菌棒能产出约0.5公斤鲜金耳,市场价格每公斤可达到240元。”看着朵朵盛开的金耳,吴广珍喜不自禁。

液态菌种研发成功后,吴广珍将金耳转移到智能方舟进行培育,实现金耳规模化、周年化栽培,并将适合金耳出耳管理全过程的最适条件以数据的形式写入方舟中的内置管理模块,通过多个传感器探头的反馈来自动控制生产指标。“我们提供给种植户菌种、方舟以及管理技术,从种到收,种植户只需进4次方舟,省时省力又省心。”吴广珍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徐庄镇纸坊村党支部书记蔚关彦听说了吴广珍种金耳的致富良方,实地考察后,确定由党支部领办的联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0万元,在村里的闲置院落建设金耳试点项目。现在方舟已投入使用,金耳慢慢露出了头。

“我们把村庄闲置的资源、空闲宅基等充分利用起来,既改善了环境,还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让村民找到了风险小、收入稳的增收途径。我们将积极打造‘金耳纸坊’,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产业更加兴旺、生活更加富裕。”蔚关彦说。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