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颖
本报通讯员 张清强 王德民
“管道改造完后就能正常供暖了。”11月10日,冠县清泉街道四街社区常兴花园小区供暖管道改造现场,“红邻书记”胡同兆紧盯每个施工环节,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常兴花园是冠县最早建设的小区之一,建成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目前居住着193户337位居民。由于设备老化,在前期试压时发现小区供暖管道存在问题,若不及时改造将严重影响今冬供暖。虽然小区居民缴纳了房屋维修基金,但数额有限,此次供暖管道改造所需资金缺口较大,需由未缴纳维修基金的业主按比例分摊,导致部分业主心生抵触,个别业主甚至态度强硬地明确表态拒绝摊派,供暖改造一度陷入僵局。
由于常兴花园小区一直实行自主管理模式,居民之间难以达成共识。眼看供暖日期临近,可资金缺口却始终没有着落,社区党委书记王圣正愁眉不展,胡同兆主动请缨,去做业主的思想工作。“道理人人都懂,只是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胡同兆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我们耐心沟通,大家最终会理解配合的。”
说干就干,胡同兆带领5名业委会成员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业主们纷纷倒苦水,有的抱怨小区设施老旧问题多,有的认为维修费用不该由业主承担,有的质疑供暖改造质量能否保证,还有的担心费用分摊不公,胡同兆和业委会成员们耐心倾听,一一记录。针对业主的担忧,他们详细解释改造工程的必要性,拿出专业的管道检测报告说明管道损毁的严重性,强调若不及时改造,不仅今年无法供暖,未来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对于费用分摊问题,他们展示了清晰的预算方案和分摊明细,承诺会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耐心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业主的广泛认可,最终收齐了改造费用,供暖管道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在清泉街道,像胡同兆这样的“红邻书记”共有12位。他们由冠县县委组织部选派,都是热心的离退休老干部,虽然没有薪酬却心系小区居民,每天为小区的大事小情奔波忙碌着,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一道风景。
为充分发挥“红邻书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清泉街道组织召开了“红邻书记”座谈会、社区见面会,并安排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开展工作。12名“红邻书记”迅速与居民建立起紧密联系,先后协调解决了破损路面维修、文明养宠等一系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在文明养宠问题上,他们通过举办文明养宠宣传活动、制定小区养宠公约、设置宠物粪便收集点等举措,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据统计,今年街道的热线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其中关于小区设施问题的投诉下降了40%,环境问题投诉下降了35%,居民对小区环境满意度提升了1.5个百分点,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
“清泉街道将打造红邻体系作为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吸纳‘红邻书记’,拓宽红邻阵地,举办红邻夜话,邀请红邻伙伴,开展红扫帚活动,全方位持续擦亮‘红邻’清泉特色招牌,形成‘万家灯火明·幸福家园美’的治理格局,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清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秀龙表示。
2024-11-15 09:36:06
2024-11-14 14:17:27
2024-11-14 14:11:20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