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乘“数”而上 “智”绘未来 聊城完成全国首个“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

来源:聊城日报  2023-10-26 08:45:09
A+A-
分享

  “这项工作,可以说在全国是首创。”10月20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朝庆说。

  赵朝庆说的,正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去年底,面对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普遍面临的数据家底不清、业务共享不畅、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启动“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今年初,项目正式启动,7月6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标,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不俗成绩,“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也是其中亮点之一。“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如何开展?解决了哪些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望闻问切” ——找准症候辨证治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很“年轻”,2019年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迄今不过4年多时间。这个局又不“年轻”,机构改革前的相关单位各自成立了很多年。

  “机构改革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在信息化工作上,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赵朝庆坦言,数据来源变多,相应的数据平台也变多,造成数据“烟囱”林立。

  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数据格式复杂、分布零散、关联性弱,共享、使用起来有一定难度,业务事项多,部门之间的协同也存在很多障碍。而这些困难的背后,是机构改革后的政策调整多,业务需求多变,又因为这些问题造成了快速响应“难”。

  此外,由于对接系统多,接口变化频繁,导致难以收集全链条数据。“举个例子,我们正在应用的系统到底有多少个?这些系统又涵盖哪些业务?当时我们并不掌握准确的数据。”赵朝庆说。

  发现问题是水平,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能力。

  建设数字政府,就要打破数据壁垒。

  紧跟全市数字强市建设步伐,贯彻落实首席数据代表制度,2022年11月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组建数据代表工作小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也因此而落地。

  项目通过“先现状体检,再对症下药,后健康发展”的技术思路,对全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数据、系统、业务、网络设施、硬件设施等“家底”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体检”,构建了专业的自然资源信息化“问诊—把脉—诊断—康复—健康”体检循环与发展制度。

  黄明是项目专班负责人,他经历了这一项目从诞生到完成的全过程。拿着厚厚的《聊城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和《聊城市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报告暨顶层设计》,黄明感慨颇多:“这两本资料,摸清了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家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案。”

  “按方拿药” ——数据代表对症下药

  数据层面:本科室产生哪些数据,内部共享的数据有哪些,外部共享的数据有哪些……

  业务层面:业务办理中需要哪些数据,数据来源有哪些,数据量多大……

  系统层面:在用信息系统有哪些,子系统名称是什么……

  这是黄明向记者展示的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

  项目启动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局里24个科室,8个下属事业单位、4个分局和2个区县局展开了调研。“这次调研是全方位的,面向全体职工全部业务,达到了预期效果。”黄明介绍。

  3月,《聊城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编制完成。这份报告,从调研背景到调研目标,从调研对象到调研记录,从调研需求到调研建议,完整地展现了我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现状。数据方面,共梳理4大类21中类48小类共计109条数据生产条目,并据此形成《自然资源信息化体检数据清单》;业务方面,梳理局内已有各科室14个业务域162余项权责事项,并形成《权责事项一张图》和《业务现状一张图》;系统方面,梳理出当前局内在用业务系统共计72个,其中自建系统27个、自然资源部下发系统19个、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系统18个,并形成了《现状系统一张图》。

  “这三个‘一张图’形成之前,我们把梳理出来的数据做成展板,让全体职工查阅,谁认为哪里需要改,直接在展板上标出。”赵朝庆说。

  摸清了问题所在,就找到了整改的方向。

  针对现状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实行首席数据代表制度为契机,组建数据代表工作小组梳理各科室基础设施、业务管理、事务管理等问题情况。“宏观上着眼于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和管理,通过首席数据代表协调各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整个体系的安全和流程顺畅;微观聚焦具体事项,通过数据代表工作小组抓准问题成因,对症下药,找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赵朝庆介绍。

    “健康发展”——体检成果“疗效”明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要有顶层设计的眼界和高度,才能抓住对全局工作具有根本性影响力的本质性问题。

  “项目最重要的成果,是对我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规划了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赵朝庆说。

  通过此次体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确定了“一云一库一码一平台N应用”的总体信息化建设框架,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内容、资源需求、技术支撑等内容。

  “一云”指的是统一的规划和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一库”指的是规划和自然资源三维时空数据库,“一码”指的是自然资源时空码,“一平台”指的是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智化能力平台,“N应用”则指的是规划和自然资源协同应用服务体系。这5个方面的内容,搭建起了我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四梁八柱起,基础支撑稳。“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把数据壁垒打通,所有的系统和数据都能在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中互通共享。”赵朝庆说,为保障顶层设计真正落实落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构建了四大基础支撑体系——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科技创新。

  在3年发展规划中,“一云一库一码一平台N应用”向前推行的每一步都有详细安排:拟完成自然资源“时空码”一网四融应用建设,拟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模块建设……在总体建设框架中,曾经互不联通的系统平台已经融为一体,页面简洁,看起来一目了然。

  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激发“提标提速提能力”的内生动力,彰显“敢闯敢干敢争先”的新气象,以高质量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为数字聊城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 杜建凯

编辑:马晓红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