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东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山东经济发展如何,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结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如何理解今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如何看待明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大众日报推出“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深度解读文章,已刊发《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怎么看?》《稳中求进,怎么稳?如何进?》《“十大行动”扩需求稳增长》《决胜动能转换“突破之年”》《走好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之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日刊发《加快释放重大战略红利》,敬请关注。
加快释放重大战略红利
——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⑦
□ 本报记者 王建 赵洪杰 刘兵 李子路
以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当前我省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显现,战略地位加速提升。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落地见效,更好释放战略红利。
“对山东来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郝宪印认为,纵深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见效,落实好黄河国家战略是重中之重。
相关数据显示,山东年均引用黄河水约67亿立方米,占全省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作为最主要的客水来源,黄河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山东而言,每一滴黄河水都非常宝贵。”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说,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突出抓好集约节约用水。
“管住管好黄河‘水袋子’,必须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刘中会表示,将一方面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当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等各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统一调度,深挖节水潜力。另一方面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从严控制取水许可,严守水资源管理红线,着力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
发挥好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是山东肩负的重大使命。近日,我省分两批印发了德州天衢新区、菏泽鲁西新区、烟台黄渤海新区、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全省四大省级新区全部亮相。这是山东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设立鲁西新区是菏泽第一次在争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我们倍感振奋。”菏泽市市长张伦说,将坚持高点定位、突出创新元素、彰显菏泽特色、快速膨胀实力,高标准推进鲁西新区建设,将新区打造成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的重大战略平台和先行示范区。
纵深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见效,要加强推进黄河国家战略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的融合联动。“这是立足我省东西互济、双向开放的实际,更好发挥战略叠加优势的重要举措。”省委财经办副主任赵锋说,三者既各有侧重、相互独立,又相互贯通、融为一体,“三者联动,内部可以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加速城乡融合,使全省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向西可以加强与沿黄省区融合互动,广拓腹地;向东可以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更好向海图强。”
乡村振兴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希信介绍说,我省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的法宝,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包试点,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先后完成13项国家改革试验任务,探索了一批农村改革的有效路径,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李希信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开展国家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包的方式方法,稳妥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2021年12月23日,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随着一个集装箱被顺利吊装到欧洲航线“中海环球”轮上,山东港口2021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同步实现新突破。
山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这让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高原备受鼓舞,“瞄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目标,我们将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