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山东“科技合伙人”助推乡村振兴 引导更多资源向基层聚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5-31 18:17:49
A+A-
分享

图为农业专家对费县当地甘薯产业进行技术指导。(资料图)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中新网济南5月30日电 题:山东“科技合伙人”助推乡村振兴 引导更多资源向基层聚集

  记者 沙见龙

  “做梦也没想到,3年前,我还只是个在集市上卖甘薯的苗贩子,现在自己也当起了老板,建设了基地、车间,还能带着村民们一块挣钱。”说起这几年来的变化,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电虎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欣喜与自豪。

  据吴电虎回忆,前两年,当地甘薯出现了SPVD病毒(俗称小花叶病),得了这个病甘薯减产甚至绝产。由于主栽品种单一,老化、退化严重,薯苗病毒肆虐,加之这些问题都得不到有效解决,费县甘薯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他的合作社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图为挂职专家指导高标准葡萄种植棚建设。(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图为挂职专家指导高标准葡萄种植棚建设。(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2020年6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从该省东、中、西部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3个示范县(市),集全院之力,通过院地多元要素“合伙”,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示范工程,创新实践“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入企)通道。

  吴电虎说,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团队进驻费县,为当地甘薯产业提供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健康种苗繁育、甘薯高产施肥、安全储藏、多渠道营销和甘薯加工等全方位技术服务。“专家独创的技术,有效解决了苗床温度提升慢、易涝渍干旱、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如今,吴电虎的合作社优良品种覆盖率超90%,推广优良新品种种植面积超10000亩,合作社获得优质种薯60吨,同时发挥了联农带农作用,日均用工100人次;带动周边10个育苗户,育苗面积超过500亩,种植面积超30000亩,促进周边农民增收,社资产由2020年的12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3年的1200万元。

图为农业专家对合作社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图为农业专家对合作社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作为山东首个“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的创立者,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招远示范市脱产挂职人员、茶叶研究所青年专家田丽丽通过自己掌握的技术,用1年时间帮助亏损10年的茶园增益10倍,同时得到了企业分红20万元并成立发展基金,反哺企业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像这种专家通过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科技合伙人的利益共同体,在山东已建成28个,并全部增收,其中有一半实现了专家分红。

  上述合作社、地区农业产业“蜕变”及挂职人员多方受益的事例,是山东省农科院探索“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的缩影。3年来,该院先后选派97个创新团队、827人次到示范县(市)挂职服务,落地项目597项,打造专业技术示范样板31处,建设各类载体400余个,破解产业关键难题268项次,辐射带动优质作物种植面积720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40多亿元,为示范县(市)争取各类资金约50亿元,带动县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提高10%左右。

  据山东省农科院成果转化推广处处长杨英阁介绍,“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的内涵是“科技帮、合伙干、产业兴、农民富”,旨在突出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将传统农技推广的“我给你”转变为“我合你”,将科研“独唱”转变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大合唱”,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利的目标。

图为畜牧兽医所专家进行养殖试验。(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图为畜牧兽医所专家进行养殖试验。(资料图) 山东省农科院 供图

  杨英阁称,经过3年深度实践,“合伙”制度初见成效,还成功探索了“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模式、“链长制”模式、科教兴村模式、“三田合一”模式、“党组织+专家+合作社”模式、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乡村人才培育模式等10种单体模式。下一步,该院将加强对这一模式的宣传、复制、推广,推动科技与其他要素多元“合伙”,让更多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各类乡村振兴实施主体加入合伙人队伍。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陶吉寒看来,“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本质上是科技供给方和科技需求方的对接融合,让专家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跟企业和农民一起搞科研,多出一些生产急需的好成果。这一方式架起科技和农业结合的桥梁,把“科技的翅膀”插到农民田间地头、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有效带动其他元素共同流向乡村,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陶吉寒表示,破解长期存在的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就要将原始创新成果与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精准对接,围绕问题做研究、结合实际“给处方”。同时,他认为,要让科技创新要素先行导入乡村,用新技术新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让农业成为赚钱的产业,才能打开乡村创新创业的大市场,树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进入乡村。

编辑:赵倩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