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聊城风俗漫谈|从七夕爱情传说,到传统文化弘扬

来源:聊城晚报  2023-08-15 10:20:25
A+A-
分享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横隔着一个马文才,爱情变成悲剧;白素贞与许仙之间,横隔着一个法海,爱情变成无奈;牛郎与织女之间,横隔着一条银河,爱情变成守望……

  当中国本土的“情人节”——七夕到来,这一个个或凄美或伤感的爱情故事传说,又一次被集中地提及、被深情地审视。

  其实,这样的爱情传说,已经流传千百年,感染着一代代人。一定程度上,这些爱情传说故事,冲击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塑造了人们的传统婚恋观,启蒙了年轻人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和向往。

  那么,对这些爱情故事,聊城人进行了怎样的传承与演绎,衍生出怎样的本土风俗?纷扰表象之下的这一笔精神财富,我们今天又该如何守护?

  聊城元素

  经典传说的本土化演变

  聊城的七夕故事,大都是在“奶奶讲的故事”中传承下来的,传了一代又一代。七夕故事,为什么不是“妈妈讲的故事”“爷爷讲的故事”?这有待考证。

  东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单清林说,七夕的故事,最早是他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来的: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一天的晚上,在葡萄架下,人们能听到牛郎织女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以解相思之苦。

  “小孩子常常被忽悠,真的跑到葡萄架下面去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其实听到的是蚊子嗡嗡声,还要被蚊子咬一身疙瘩。”民俗文化专家刘玉新说,这样的传说故事对孩子是一种情感的启蒙,或许让他们对爱情有了最初的感知。

  在七夕传说故事里,鹊桥是重要元素,各地成千上万的喜鹊在银河两岸齐聚,为牛郎和织女搭建一个相会的爱桥。因此,相传七夕当天,很难见到喜鹊。

  作为“中国喜鹊之乡”的东阿,喜鹊分布特别多,从乡间到城区,都可见花喜鹊的身影。“我小时还真特别注意观察过,七夕这天,喜鹊确实难以见到。年幼的我们当时就认为喜鹊成群结队去忙着搭桥了。”单清林说,古人还总结了一个规律,七夕这天常常会下雨,有的说这是老天爷感动得落下眼泪,有的说这是久别重逢的一对爱人在幸福哭泣。不过,这可以解释,为何七夕当天喜鹊常常“消失”,躲雨去了呗。

  在聊城进行本土化演绎的经典故事,不仅有牛郎与织女,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单清林说,聊城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种高大如兰花的植物,叫马兰花或马莲花。马兰花无论花开多艳,也吸引不了蝴蝶的驻足停留。其中的原因是,蝴蝶是祝英台的化身,马兰花与马文才“姓一姓,是一家”,蝴蝶便与马兰花有了世仇。马兰花学名马蔺,如今常见于聊城绿化带中。

  其实,神话传说历经了一代代人的艺术加工,常常与自然景物、景点建筑等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神话故事有了载体,人们的爱恨向往就有了具象,载体也因故事而有了灵魂。就像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游客看到它,就会想起被镇压其下的白娘子,心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文脉守护

  传统文化如何发扬光大

  “在台湾,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节非常隆重,其影响远超西方的情人节,‘七月初七’已经打败了‘2月14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赵勇豪说,七夕当天,台湾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要归功于当地传媒界与商家的早期联合推动。

  目前,台湾七夕节非常隆重,以致政坛人物都纷纷在社交媒体秀恩爱,以强化与百姓的亲近感,为选举拉票做铺垫。由此衍生出来的政府活动也很多,如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已经举办多届,并成为嫁到对岸新娘返乡探亲的特别节日。

  这说明,经典传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梁祝传说,还是牛郎织女传说,都迎合了年轻人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直到今天,年轻人时而还会遇到类似的情感困惑,也深受这些故事的影响。”赵勇豪说,这些经典传说戏剧效果突出,是其流传甚广的原因,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今,全国各地对承载传统文化的经典传说越来越重视,不少经典故事传说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国家非遗”)。如,山东省沂源县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江苏省镇江市申报的“白蛇传传说”、江苏省宜兴市申报的“梁祝传说”等都成为“国家非遗”。

  围绕这些故事的发生地、起源地等,许多地方也曾争执不休,一时成为文化热点。其实,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幸事。目前,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已被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山西省和顺县与河南省鲁山县已被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景区被称为“中国爱情文化起源地”……

  在赵勇豪看来,中国的七夕节有血有肉有故事,远比来自西方的“2·14情人节”更丰满。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节点,选好一个阵地,政府、商家、媒体等联合起来,策划好相关活动,把人们的关注度点燃起来,一年接着一年地做下去。

  聊城百货大楼百货事业部行政总监李桂华说,作为中国本土的情人节,七夕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也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人们越来越重视仪式感,七夕节就为仪式感提供了一个契机。为此,他们近年相继策划了“七夕·幸福生活节”“七夕·相亲会”等活动,升华了七夕节的内涵,营造了暖意浓浓的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让这笔精神财富升值增值的方式有很多,但离不开活动,也需要行动。如此,七夕节才能回归,传统文化才能复活。

  记者 林志滨

编辑:马晓红
校对:王 克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