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迟庄木版年画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2-07 16:17:29
A+A-
分享

  套色

  门神图

  迟庄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迟连刚在检查印刷效果

  灶王年画

  印版

  □ 文/图 李清洪

  东阿县铜城街道迟庄村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制作技艺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东阿县志》等资料记载,民国初期,迟庄村迟孟和参照山西、陕西的年画造型,钻研刻版技术,创造出风格独特的迟庄木版年画。1930年,迟庄全村制作年画的商户有9家,并出现了“福顺祥”“义和成”“益兴”等老字号商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迟庄村的1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经营年画。

  迟庄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它选用梨木、柏木、杏木等优质木料先刻一个总图版,再刻套色版,颜色分红、黄、绿、黑、蓝、紫等。刻好版印刷时,先印好总图,再分次套印各种颜色。一张版有时要刻一个月,而一张年画有时要印刷9次才能完成。

  迟庄木版年画线条简洁、粗犷,人物形态夸张,艺术味道极浓。印出的画面效果色彩对比强烈,但色彩的纯度不高,整幅画面偏灰,涂布有明显刷痕。

  迟庄木版年画主要有四大类。一是神祃图案,主要有“天地”“灶王”“门神”;二是吉庆图案,主要有“招财进宝”“双喜临门”“连年有余”“福寿三多”等;三是生活故事图案,主要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赵云救阿斗”“八仙过海”等;四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图案,主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保家卫国”“男耕女织”“五谷丰登”等。

  由于文化地理原因,迟庄木版画保持了原汁原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状态,使得迟庄木版年画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