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飞针方寸间 叶雕贺龙年

来源:聊城新闻网  2024-02-08 08:33:37
A+A-
分享

  本报讯(记者张洁 吴兆旭 通讯员王冉)叶雕是最古老的剪纸文化,一片片叶子经过清洗、上色、雕刻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一件件艺术品、一个个故事,枯萎的生命被再次“盘活”。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冠县非遗传承人如何用叶雕精巧技艺,赋予一片片叶子焕发新年的生命力。

  “2024年是中国的龙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华夏的子孙,今天我做了几幅龙年的叶雕作品,也表达对祖国美好的祝愿。”谈话间,叶雕第三代传承人杨贵芬并未放下手中的刻笔,小小一片树叶上,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即将完成。在这间屋子里,墙上挂满了这些年她所创作的叶雕作品。杨贵芬说,开始做的就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和水浒,经过不断的尝试,也不断的进行学习,最后也成功了,后来又做了大量的红色经典、京剧脸谱、慢慢地结合现代的形式,跟着党走的、跟着时代走的这些内容,做了有1000多幅歌颂党的、歌颂伟大祖国的,紧跟时代形势的作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冠县叶雕代表性传承人,杨贵芬在这门手艺上已深耕多年。叶雕制作工艺复杂、技艺难度高,叶片选取与图案配合设计要匠心独运,雕刻时更是要完全保留叶片纵横交织的网状筋脉。

  杨贵芬介绍,这些树叶都是在秋天的时候捡的一些落叶,捡的时候一般都是形状比较完整的、两边比较对称的、没有虫蛀的,捡完之后经过浸泡、晾晒、锤压,还有一些修剪、割脉,十几道工序,一般失败十几次最后可能才成为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

  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叶雕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多年来,杨贵芬一直坚持创作,用每片叶子的独特形态向大家展示大千世界的美好。杨贵芬就这样运用叶子的自然形状和纵横交织的脉络来造就叶雕画的艺术空间,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把传统的文化继续地发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它,让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传承下去。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