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从乡村“闹心路”到全国精品路——东阿县陈高路实现华丽转身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6-10 20:58:06
A+A-
分享

  陈高路上的停车让行标志和减速垄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承斌

  日前,东阿县陈高路成功入选全国精品路,这条全长15.168公里,连接陈集、姚寨、高集三镇的“经济动脉”,曾因复杂路况成为“事故黑点”。

  东阿县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治理模式,创新推出“一路双巡”机制,针对不同路段“一公里一策”精准改造,并投入科技赋能安全管理,实现了交通事故率下降50%、超速行为减少70%等显著成效。

  如今,陈高路不仅筑牢了安全防线,更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就业增加,其治理经验为农村公路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协同治理:

  打破部门壁垒,织密安全防线

  陈高路全长15.168公里,是东阿县连接陈集、姚寨、高集三镇的经济动脉,日均车流量1800余辆,电动车辆占比超60%。然而,复杂的路况曾让这条县道成为“事故黑点”——2019年至2024年,累计发生交通事故77起,死亡18人,其中66%的事故集中于平面交叉口,62%发生于穿村镇路段。

  面对隐患,东阿县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破局。2024年,由县政府牵头,交通运输、公安、属地镇街成立联合专班,创新推出“一路双巡”机制:交通运输部门每日巡查发现设施隐患,公安交警严查超速、超载,镇街协调群众移栽遮挡视距的树木。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和现场办公,累计整改39处交叉口、8处穿村路段和12处急弯路段。

  “过去各部门‘各扫门前雪’,现在拧成一股绳,效率翻倍。”东阿县农村公路养护服务中心主任陈忠刚说。

  精准改造:

  隐患路段“一公里一策”

  陈高路的改造摒弃“一刀切”,针对不同路段量身定制方案。

  平面交叉口处,属地镇街移除遮挡视距树木;交通运输部门增设减速垄、震荡标线、停车让行标志、防护栏等安防设施;交警部门增设限速装置、电子哨兵、爆闪灯、弯道卫士、电子监控等设施。经过治理,交叉口事故率下降50%。

  陈高路路旁设置的电子哨兵

  穿村镇路段实现“路宅分家”,安装凸面镜、爆闪灯和村庄警示标志,改造后8个穿村路段实现“零事故”。

  在急弯处,布设SB级波形梁护栏和太阳能黄闪灯,清理内侧绿植,增设弯道卫士预警系统5处。

  张楼村Y形路口是改造的样板工程。这里曾是事故高发点,如今通过智能监控、交通安全广场和“大喇叭宣传+亲属帮扶+违章曝光”模式,村民“一盔一带”佩戴率达100%,2024年以来未发生一起事故。采访中不少村民表示,以前过路口提心吊胆,现在安全多了。

  科技赋能:

  60万元撬动农村公路“智慧化”

  陈高路治理的另一张“王牌”是科技。全线投入60万元安装智能监测系统,覆盖超速、超载、未戴头盔等违法行为监测。电子哨兵实时预警,弯道卫士提前提示会车风险,爆闪灯警示夜间行车。系统启用后,超速行为减少70%,超载查处率提升了60%,交通事故率下降了50%,道路通行安全性大大提高。

  科技不仅提升管理效率,更潜移默化改变群众意识。“以前群众觉得设备是摆设,现在超速提醒一响,大家自动减速。”陈忠刚说。

  数据显示,沿线群众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已从改造前的65%提升至92%。

  民生答卷:

  一条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陈高路的蜕变,为东阿县带来多重效益。

  在农产品运输方面,原本因道路状况不佳导致运输时间长、成本高,现在道路状况优化,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成本下降约10%,助力畜牧农产品增收2000万元,还带动周边就业300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清零,群众满意度达97%。

  此外,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旅游客流量增长数据统计,但道路条件的显著改善已为游客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据实地观察,改造后的陈高路凭借其安全、畅通的通行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前来周边观光。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