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攻坚突破县区行丨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高唐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  2024-07-19 09:21:25
A+A-
分享

  2024年7月18日《聊城日报》1版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高唐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七月盛夏,鸟鸣啁啾,蝉鸣阵阵。在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林场树木郁郁葱葱,绿荫之下别有洞天。

  “黄芩是久负盛名的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现在花开得正好,一串一串的紫色花瓣,非常漂亮。”7月10日,林场副场长范金龙望着林下大片长势喜人的中药材,高兴地说。

  种植黄芩的地方,位于林场的东片区,也是4年前林场遭遇龙卷风受灾的中心区域。强龙卷风给林场带来严重损失,有5000多亩林地需要修复。范金龙介绍:“我们依托林地空间优势,选择了既适合沙质土壤又适宜林下生长的中草药种植产业,现在林下种植艾草、芍药、牡丹等4000余亩,为林场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林场在重建区种植了15万棵树木,其中以观景树为主。如今,林场树木、花草、景观恢复工作已经完成,“一年三季花开、万亩林间花海”的平原生态新格局已形成,景色更胜从前。范金龙对林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总面积1.6万亩,是清平森林公园所在地。沈庄是清平森林公园的后花园,两者相距三四百米。随着暑假的来临,沈庄村也热闹了起来。

  在花生小院里,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7岁的宋再硕体验了炒花生、榨花生油。“我很喜欢做木版画,把纸放在刻好的木板上,用滚筒一遍一遍地滚,再印到纸上,一幅画就好了,很有意思。”在共富小院制作木版画,给宋再硕留下了深刻印象。

  “几个小院是利用村里的空闲宅院改建打造的,各有特色,目的是采用‘村民+村集体+合伙人’的共富运营模式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开展研学体验项目,为村民增收。”沈庄网格党支部书记桑敦生坦言,这个数百人的小村庄,几个月前还破败不堪。通过综合治理,现在村庄一步一景,面貌焕然一新。沈庄将利用森林公园后花园的区位优势,发挥好功能性的补充作用,打造具备“吃住行游娱购”功能的全要素业态。

  沈庄村还创新实践“小拱棚西瓜+玉米+高油酸花生”一年三收种植模式,实现亩均增收8000元,将过去的沙荒地变成了丰收田,蹚出了一条“靠林吃林、靠沙吃沙”的致富路。

  “庄稼今天种,明天刮,后天苗搬家。”桑敦生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念叨这句顺口溜。他没想到,曾经一片荒凉的沙荒地,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不仅由沙海变林海,还成了“聚宝盆”。现在的清平森林公园,生机盎然,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5%,是老百姓的“钱库”和“粮库”,也是高唐文旅的一张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高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近年来,高唐县大力推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优势,围绕特色化推动县域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找准高唐书画、非遗、锦鲤、生态等旅游文化产业相互叠加的优势所在、关键所在,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大力培育文旅特色文化产业,培育锦鲤和书画等文创产品,致力于走出以文旅赋能县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我们坚持镇林一体化建设,依托清平森林公园、美丽乡村、吕才故事、尺八文化、黄河文化等优势资源,全力攻坚‘绿色+文化’,精心打造采摘游、研学游、康养游、民宿民俗游等项目。去年,全镇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达300万元。”清平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常志敏表示,当地已形成了以林业为基础、项目为依托、旅游为带动的沙荒区现代林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由生态优势到经济优势的华丽蝶变。

  走进三十里铺镇李奇村,墙面喷绘、艺术装饰让人眼前一亮,用土坯、麦秸秆搭建的传统民居古色古香,石磨、黑白电视机、传统农具等让人仿佛回到从前的岁月。李奇村是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的故乡,目前该村已逐渐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带动、资源富集,农文旅研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一个“有看头、有学头、有逛头、有吃头、有玩头”的文化品牌新村正迎面而来。

  高唐是“古镇林海”,也是“画乡鲤都”。近年来,高唐县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画”为媒,以“鲤”相待,打造“书画+文旅”“书画+研学”等书画特色旅游、书画艺术研学发展矩阵,建设书画美育研学基地、省内外知名艺术教育培训基地,坚持“旅游+研学+教培”融合发展模式,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

  征途漫漫,文以化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扣时代脉搏,高唐将继续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发展目标,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旅研学高水平融合、跨越式发展上探索实践,搭建以传统文化共享、书画资源覆盖、文旅研学为特色的数字化平台,用数字化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高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芮说。

  文/记者 刘敏 图/资料图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