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5年全市重点工作深入解读之三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2-07 10:42:18
A+A-

  ■ 本报记者 李政哲

  细看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聊城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导向鲜明、成就斐然: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二连丰,连续3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19项发展指标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企业注销“8+N”做法等7项改革经验获国家部门发文推广,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等18项“国字号”试点任务通过验收……

  一串串亮眼数字的背后,是聊城市积极推动一系列有效管用的改革开放举措落实落地,切实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难点,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全面深化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强化系统集成作为主攻方向,在推进改革重点任务落地上提质增效。

  2025年,聊城如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创造新的机遇和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改革破难、开放赋能,积极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24年,我市上线12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建成“无证明”示范城市,城市信用排名位居全国前列,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

  新的一年,如何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增动能、添活力,在市政协委员、民盟聊城市委会委员王兆强看来,深化央地合作,对助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央企拥有广泛的市场资源、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科技交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建议我市创新推进机制、合作模式,突出央地融合,优势互补,着力探索央地合作发展新路径,实现央地‘双向奔赴’,努力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新样板。”王兆强说。

  市政协委员、聊城盖氏邦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桑昌营认为,更好激发地方经济活力,除了开源节流,还要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尤其是社会物流成本。

  他建议,要依托聊城市的电解铝、轴承、纺织等特色产业集群,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联动,不断提升物流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联通,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支持物流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推动物流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高物流业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完善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等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更大力度营造尊商重商的城市氛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些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让我们干劲十足。”市人大代表、聊城高新区锦华环保装备(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我们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开放平台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提质增效。

  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到,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跨省牵手,鲁豫毗邻地区结成发展“合伙人”,让山东一诺生物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会杰感觉通勤距离更“近”了。该企业在河南范县王楼镇投资设厂,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多项框架协议的签订让跨区域发展的机制更加顺畅。

  2024年,聊城成功举办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国际“朋友圈”扩展至19个国家、35个城市,国际友城数量实现翻番,还举办了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交流会,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新的一年,聊城将全面扩大开放合作。开展“百企百展”出海计划,积极拓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跨境电商布局,设立广州跨境电商飞地园区,建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发展一批公共海外仓。加快实施鲁豫毗邻地区合作项目,探索打造黄河下游跨省域协作发展新机制。支持茌平区建设“济聊一体化”双向门户,推动东阿县、高唐县与济南市辖区开展产业链协同配套合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动力与压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市上下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加力奋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将开拓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