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聊城夜空上演“光影盛宴”!2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背后的故事

来源:聊城晚报  2025-02-10 11:32:07
A+A-
分享

  无人机表演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刘丛丛

  春节期间,聊城东昌湖上空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无人机编队表演,2000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描绘出“乘着高铁回家过年”“我爱聊城”“东昌葫芦”等独具聊城特色的图案,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然而,这场“光影盛宴”的背后,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挑战与努力。日前,记者走近无人机编队表演团队,了解“光影盛宴”背后的故事。

  信号干扰与风力突袭——

  无人机表演背后的技术挑战

  正月初五下午,东方双语小学操场,2000架无人机整齐排列,技术人员在紧张调试设备。无人机编队表演团队负责人介绍,无人机编队表演不仅需要精准地编程和操控,还要克服复杂的城市环境干扰。

  志愿者为无人机安装电池

  “表演区域的信号非常复杂,不仅有移动基站信号,还有电视信号等,都会对无人机通信造成干扰。”科比特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平告诉记者。此外,天气变化也给无人机表演带来巨大挑战。正月初二当天,地面风力达到四级,空中风力更是高达五级,阵风达到六级,无人机编队在空中难以保持稳定,最终返航迫降。

  “无人机从空中下来时,机架上已经结冰了。”李晓平回忆说。面对恶劣天气,为确保飞行安全,团队不得不多次中止表演。但飞行工程师们在寒风中彻夜调试设备,实时监控气象数据,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准备。

  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

  2000架无人机的精密操控

  尽管困难重重,团队并未放弃。经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正月初四晚上,表演终于完美完成。科比特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忠杰介绍,2000架无人机的编队表演难度很大,需要精确计算每架无人机的飞行路径、间距和高度,确保安全无误。

  志愿者展示参加表演的无人机

  “从创意设计、飞机之间的间距,再到立体穿梭效果,每一步都要精密计算。”曹忠杰说,“为展现聊城的独特魅力,我们设计了三套舞步,包括‘乘着高铁回家过年’‘东昌葫芦’等造型,力求为市民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

  幕后英雄默默奉献——

  护航无人机灯光秀

  这场光影秀的成功,离不开无数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无人机编队表演团队连续六天连轴转进行技术攻坚,志愿者们为每架无人机保驾护航,公安干警在观影人潮中筑起安全防线,还有无数聊城人在寒风中为表演加油鼓劲。

  “初四那天风小了,我们终于能够成功完成表演,完美呈现聊城特色图案。接下来的几天,表演比较顺利。”李晓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20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点亮聊城,这场“光影盛宴”不仅展现了科技的力量,更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正是团队的专业技术、现场工作人员的保驾护航等,才让这场“光影盛宴”完美呈现,点亮聊城的夜空。

编辑:梁营营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