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聊城市技师学院项目《安坐无忧——银发老人安全智能防摔椅设计领航者》从76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
6月16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匠心筑梦·技创融合”主题记者见面会,来自聊城市技师学院的4位师生代表分享他们在职业教育创新创业道路上的奋斗历程与创新故事,展现聊城市技师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风采。
产教融合
搭建创新舞台 培育时代匠才
聊城市技师学院,是孕育技能人才的摇篮。多年来,该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深耕细作,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聊城市技师学院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陈玥介绍,学院立足专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增设创新管理、创业实践等应用型选修课程,鼓励师生结合前沿领域开发创新项目,确保项目具备高落地性和实用性。学院注重强化平台建设,完善孵化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拥有800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设立专项资金,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空间和资金保障。
推进职教非遗互融,传承创新文化。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基地”,学院将葫芦雕刻、舞龙舞狮等非遗技艺引入校园,引导学生对非遗技艺进行创新开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新方向。完善参赛服务,提升实战能力,精心组织校内选拔赛,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导师为参赛师生开展培训指导,拓展校企合作资源,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市场调研和成果转化渠道。
刘燕是一名兼具企业实战经验与职教教学背景的高级“双师型”教师。作为本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刘燕在赛事指导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本次获奖的智能防摔轮椅项目,正是专业技能的综合实践,这也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刘燕说,在指导过程中,她将自己定位为“教练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市场调研、技术测试、原型制作等全流程,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模式中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同时,她注重产教融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发现行业难题,让项目更具实战性。
目前,智能防摔轮椅样机已通过技术测试,达到预期性能指标,并在康复医院及黄山路社区养老中心进行试用,获得老年用户认可。
学子逐梦
以技能为笔 绘创新蓝图
张庆文是2022级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国家奖学金、学院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是本次获奖项目负责人。他以赛促学、以赛强技,在技能竞技领域斩获多项荣誉。
本次获奖项目聚焦养老痛点,历经9个月攻关,运用专业技能研发出针对老年人的智能防摔轮椅。张庆文介绍,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他注意到传统轮椅存在安全短板,老年人摔倒后骨折风险极高。基于这一现实需求,他和团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医院调研,系统梳理解决方案。在融合技能点的过程中,他们借鉴电子血压计的传感器原理,实现了坐姿检测的精准度与医疗标准兼容。经过多阶段的实验测试,最终让“智能防摔轮椅”从构想变为可量产的解决方案。
张家瑞也是2022级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和元器件的选用。回望200多天的备赛历程,他从技术小白到独立攻克难题,实现了从“课本操作”到“技术创新”的跨越,在开发腿部传感器载体时,经过50余次实验,将检测精度提升40%,还为企业节省了采购成本。国赛前一周核心电路板意外烧毁,张家瑞和团队成员连夜解决问题,明白了“工匠精神”的真谛。
“以后,设计团队将从技术再升级、商业模式、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进行应用转化,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电池续航能力;采用双轨运营体系,推出基础款与旗舰款,覆盖不同消费群体;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中厂’模式,在学生中培养核心技术人员,实现教学—生产—就业的闭环,并在用户服务中心与售后服务环节雇用贫困家庭人员及残疾人员,提升产品的社会价值。”刘燕说。
文/记者 赵琦 图/马新涛
2025-06-17 18:46:27
2025-06-17 18:30:58
2025-06-17 18:28:4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