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2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4 09:57:36
本报讯 (沈欣欣 念朝宾) 我市把村史馆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程,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农耕文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187个凸显乡村文化、留住乡村记忆的村史馆、农耕文化馆,成为我市农村文化“新地标”。
从泥泞难走的土路到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从低矮的土房到崭新的瓦房、洋楼,从凋敝的农村荒景到绿意盎然的美丽乡村……置身村史馆,一张张村庄的老旧照片,仿佛将时光带回到了从前,承载着时光的印记和乡村的发展足迹。
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历史,都有农耕时代的记忆。我市立足村庄文化基础,着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呈现出一大批富有文化特色的村史馆和农耕文化馆。
临清市于庄居村、司洼村、前宅科村等,收集了二八杠自行车、地板车、纺线车、古老家具、古铜钱和老版人民币等老物件;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整合街道1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集中制作展示大厅,分为“木版年画”“东昌毛笔”“东昌澄泥”“东昌李氏陶艺”等不同版块,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现场制作等表现方式,全面地展现这些凝结着一代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传统手工技艺;东昌府区任堤口村和苏庄村的村史馆展示了村庄变革历史和名人故事;高唐县各“村史馆”展示了优秀的家规家训、续辈文化、著名家庭、名人典故等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