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1年专题 > 这就是山东·聊城 >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这就是山东·聊城丨聊城之引——“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回眸之五

这就是山东·聊城丨聊城之引——“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回眸之五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3 08:30:29

_J7A3356.jpg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和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2、组照(共十幅) 作品名称:蓝天碧水映水城  司建平 13863532668.jpg

  “十四五”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主题,只有高质量做好党的建设,才能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到聊城,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257.97亿元,居全省第8位;本年新开工项目352个,增加38个,增加幅度居全省第1位;全市民生支出182.56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超七成……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引领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821221555.jpg

  我市围绕“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目标,把党建引领工程作为“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的重要抓手,坚持强引领、补短板、打基础、提质量,突出抓党建、促担当、保落实、创一流,积极推动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

  聊城,是革命老区,是一片浸润着崇高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也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家乡。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淬炼,为聊城儿女注入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GetAttachment_副本.jpg

  以西藏红和凝重灰为主色调,辅以纯净白,打造出庄重大气、简约内敛的整体风格。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的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是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一处党性教育基地,也是省委组织部在全省重点建设的4个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04.jpg

  “孔繁森对当前有什么时代意义?”“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孔繁森精神?”6月27日,庆祝建党百年·孔繁森精神研讨会在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举行,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微信图片_20210821221549.jpg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开展了孔繁森精神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单位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举办流动展览,让红色资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我市把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发挥好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扎实践行孔繁森精神,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历久弥新的孔繁森精神成为培养干部、教育干部、塑造干部的生动教材,让孔繁森同志的个体形象变成新时代聊城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形象,进一步汇聚起“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聊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10820183017_副本.jpg

  我市新建设孔繁森党性教育基地、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中共卫东县党史陈列馆、阳谷县钢铁十姊妹精神传承展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新编写《山东红色基因图谱(聊城卷)》《聊城“百年先锋”专题文集》等红色书籍,新创作山东梆子现代戏《孔繁森》、电影《回西藏》等文艺作品,为学习党史提供了平台载体和丰富素材。发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等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作用,广泛开展流动展览、专题展览。举办“我心向党”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挖掘、讲述、传播发生在聊城的红色故事164个,吸引2000余人参加讲解大赛,线上线下观看群众达22万人次,在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微信图片_20210714074108.jpg

  先锋模范的时代强音

  今年入汛以来,尤其是7月20日以来,受上游强降水、水库泄洪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漳卫河冠县段、临清段水量激增,迎来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

冠县:19个临时党支部筑牢漳卫河防汛“红色堤坝”。许金松.png

  在漳卫河聊城段数十公里的大堤上,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冲锋在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构筑起一道牢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绿色大堤 党旗正红。朱海波_副本.png

  ——冠县以共产党员为主力的万人防汛队伍奋战在防汛一线,成立了防汛护堤临时党委,设置了19个防汛护堤临时党支部,实现“党旗插在大堤上,党员盯在大堤上,支部建在大堤上”。

  ——临清市各镇街和部门纷纷成立防汛临时党支部,“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防汛一线最感人的话语。沿河5个乡镇封堵排水口130余处,紧急抢险、补险6处,为80万临清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大堤。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防汛大堤上,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体现担当作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GetAttachment (2)_副本.jpg

  ——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白云热线”,努力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聊城大地上写下检察为民的感人篇章。

  ——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的共同致富道路。

  ——“步同良党代表工作室”建立以来,步同良积极发挥党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工作室为平台,架起了党群沟通、纾忧解困、服务基层的“连心桥”。

GetAttachment (6)_副本.jpg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实干是最鲜明的垂范。如今,在聊城,各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了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在“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07.jpg

  党建引领的民生温度

  党建是一面旗帜,引领发展大计;党建是一个标杆,衡量民生温度。

微信图片_20210820101249_副本.jpg

  “有事您说话,小贾来帮忙。”茌平区振兴街道网格员贾国慧每天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巡查时,贾国慧会第一时间将群众诉求、问题隐患上传到“市县乡村网格员五级联动”网格化智能平台,而这是我市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我市提升网格化治理水平,做实做细市域社会治理,赢得民心民意。

  不久前,一场热烈而又欢快的业主恳谈会在开发区星光和园小区的“和万家”服务中心召开,业主代表、物业服务人员和李太屯社区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商讨解决大家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而这也是我市加强“红色物业”建设、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按照意见已补充完毕)小区“红”了 业主(1759894)-20210706091345_副本.jpg

  在“红色物业”建设过程中,我市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真正把物业企业打造成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7月底,聊城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的数量由去年的45家增加到322家,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了95.27%。

  如果说“红色物业”让民生“底色”更红,那么各级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访民情、听民声、纾民困、解民忧,则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_J7A3407.jpg

  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建立健全常态化“三遍访”机制,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通过“三遍访”收集意见建议5.9万余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1万余个,12345市民热线满意度提高了11.3个百分点。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新闻发布会,公开解读“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具体情况。创新开展“局长(主任)走流程”专项活动,单位“一把手”变为“业务办理员”,在流程体验中发现为民服务的“难点”,找准政策落地的“堵点”,破解群众办事的“痛点”。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共查摆问题90余个,征集群众意见需求90余条,制定整改措施110余项,推进了流程优化和服务效能提升。

_J7A3380.jpg

  党建有力度,民生有温度。我市始终把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党建引领发展的落脚点,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谋发展”为目标,让党建有民生“温度”、民生有党建“底色”,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庞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