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2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0 08:36:08
■本报记者 王培源
在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领域,聊城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在阳谷波米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院士李永舫团队建成了国内首条完整的液晶取向剂和光敏性聚酰亚胺生产线。此举实现了从试验到量产的重大突破,破解了我国芯片和液晶面板对相关产品的进口依赖,避免了被国外“卡脖子”。波米科技成为国内第一家将这两种材料实现量产的企业。
“光敏性聚酰亚胺是半导体和芯片封装中的关键材料,液晶取向剂是制造液晶面板的关键材料。”波米科技总经理助理陈宝喜告诉记者,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打破了美国杜邦、日本东丽等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波米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从事电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电子材料项目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总投资10.35亿元,占地92亩,亩均投资强度超过1000万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75亿元、税收4.4亿元,亩均税收超过450万元,每平方米车间产值超过25万元,远高于传统产业。
“液晶取向剂和光敏性聚酰亚胺这两种材料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敏感度低。公司生产线于2020年底甫一试运行,即吸引了华为、比亚迪与韩国三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主动前来对接,目前已向部分厂家大批量供货。2021年销售额预计能突破2000万元,2022年预计能突破5000万元甚至更高。”陈宝喜说,有了院士团队作为创新支撑,波米科技拿下了5项发明专利,其产品成功进入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封测企业长电科技的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
据悉,波米科技还与国内最大的光纤供应商武汉长飞共同开发出聚酰亚胺特种光纤,同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