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2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2-09-09 10:08:22
本报讯 (记者 叶晨雯) 9月8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创建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园”主题系列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全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艺民介绍,我市持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筹划建设市美术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书香聊城建设,建成海源雅集、江北水寨、叁叁加、时光印等一批“海源书房”,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实施“双百千万”工程,积极推动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提质升级。截至8月份,全市建成文体小广场605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5200个。
我市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深入实施“送戏下乡”、乡村志愿阅读活动、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创排山东梆子《月光下》、京剧《心向蓝天》、杂技《强渡黄河》等优秀作品,丰富“送戏下乡点播单”。截至8月底,全市共举办文化惠民活动60870场次,其中群众性文化活动10757场次、送戏下乡4467场次、全民阅读活动14863场次、放映公益电影30783场次。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配备基层专职文化管理员4800名,招募、培训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1000余人次,建立起沟通城乡、服务基层、惠及民众、迅捷便利的文化通道。
以东昌府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我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围绕做强做活东昌古城,实施住宅功能转化和精品文旅项目奖励政策,引导古城业态调整,全力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对首批13个古城文旅精品项目,每个给予10万元资金补助,重点打造东阿药王大街、“当街”等特色旅游休闲街区。整合优质研学资源,推出“两河之约——青春研学季”活动,打造两河特色研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