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网 2006-2022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635-2921017
来源:聊城日报发布时间:2022-04-23 12:32:01
■ 朱海波
正如同一个人既要有骨骼也要有血肉一样,一座城市也是这样,如果说高楼大厦、道路桥梁是城市的骨骼,那么浓郁的文化气息就是城市的血肉。
一个有血有肉的城市,不仅是市民生活的乐园,也是精神的家园,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用什么来丰盈城市的血肉呢?我们的回答是:书香。
书香,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成就一座城。
读书,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有人认为,读书是专家学者的事,是做学问搞研究用的,大部分人既不做学问也不搞研究,所以不用读书。此言差矣,人活着,既需要物质的供给,也需要精神的营养,身体上的营养不良要靠吃药,精神上的营养不良要靠读书,书籍是丰富精神的最好养料,读书不会使人富有,但能使人高贵。古人云,开卷有益,岂是虚言?
读书,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还有人认为,读书是学生的事,走向社会后就需要读社会这本大书了,言外之意,白纸黑字的书无须再读,本人要研究“社会学”了,颇有大鹏展翅恨天低之意。依我说,“社会学”要研究,但书也要读下去,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是从学习中得来的,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丢弃了读书,相当于舍弃了通向成功之路的一根拐杖,这不是自废武功么?所以,书不但要读下去,还要活到老学到老,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让书籍像手机一样,成为人的“第六器官”。
读书,不仅是人的需要,也是城市的需要。城市的发展,既要靠经济硬实力,也要靠文化软实力,好多人从钢筋水泥的大城市跑到一些小城市去休闲、度假,很大程度上是小城市有趣、有味,从这个角度讲,书香也是生产力,文化品位也是竞争力。城市的发展要刚柔相济、兼容并蓄,一座书香氤氲、个性鲜明的城市,是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的进程中,阵阵书香将标注出城市新坐标,让这座城市出色、为这座城市添彩。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读书的话题,探究其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这个城市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的只有一个——人人阅读,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