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农业农村 >

大棚里走出“土专家”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3-04 17:26:48
A+A-
分享

  ■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这两座西红柿大棚占地5亩,年产量可达3万公斤,纯利润超18万元。”2月29日上午,在高唐县固河镇朱庄村蔬菜种植基地,外面寒风呼啸,种植户郝龙先的西红柿大棚里却是春意盎然。他指着红玛瑙般的西红柿,跟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这茬西红柿还能采摘10天,等到3月中旬,再种植网纹瓜,5月上旬网纹瓜上市,一个棚能收入2万多元。”

  郝龙先今年60岁,种植大棚有7个年头了。他的妻子患有心脏病、儿子患上尿毒症,前些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步履维艰,曾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村里建设了扶贫大棚,郝龙先第一个报了名,承包了两座蔬菜大棚。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几年下来,他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长为村民眼中的“土专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这段时间特别忙,每天能摘近700公斤西红柿。目前,棚里种植的品种是‘硬粉1832’,它的特点是耐高温、抗病虫害、颜色鲜亮、口感好,每公斤能卖12元钱。”郝龙先说。

  “皮薄、沙瓤、多汁,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给俺称30公斤,回去送朋友,也给你宣传一下。”来自德州禹城市的客户王女士对郝龙先棚里的西红柿赞不绝口。郝龙先深知,优秀的产品品质是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基础,为了确保西红柿的品质,他严格按照培育有机蔬菜的程序操作,施用豆粕、玉米面、土杂肥等,人工除草、物理杀虫,种出的西红柿汁水多,酸甜爽口,颇受消费者喜爱。

  “如果气温下降,我就会及时覆盖保温被,并在地面铺上小麦秸秆,增加地温,为西红柿成长提供适宜温度。冬季日照时间短,我会使用增光灯增加光合作用,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西红柿的品质。”说起自己的“种植经”,郝龙先滔滔不绝。

  说话间,郝龙先来到了另一座大棚,和村民一起摘除西红柿秧上的老叶子。“摘除老叶子,让西红柿接受更多光照,提升含糖量。”郝龙先说,近几年,镇村很关注蔬菜产业,定期有技术人员到大棚查看西红柿长势情况,及时提醒和指导种植户进行管理和灾害防治。“村里现有30多座蔬菜大棚,还有育苗基地,人人有事干,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产业越做越大,让乡村越来越美。”郝龙先充满信心地说。

  新年有新打算,也有新期盼。“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我会用心打理蔬菜大棚,引进优良品种,多学习种植技术,提高西红柿品质,带动更多村民通过大棚增加收入,把日子过得像西红柿一样红红火火。”望着红彤彤的西红柿,郝龙先憧憬着未来。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