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法治 >

“小调解”托起“大平安”——度假区构建多元解纷体系观察

来源:聊城日报  2025-08-12 15:40:51
A+A-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黄文甲

  在度假区湖西街道,一起商铺经济纠纷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用时不到15分钟。这起发生在8月10日的调解案例,折射出度假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智慧——警务站“一呼百应”系统快速响应,学校保安先行稳控,“123联勤”小组3分钟抵达现场,专业调解员现场化解矛盾。今年以来,这样的高效调解已完成131次,成功率高达100%。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正在度假区焕发新活力。该区通过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创新联动机制,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

  “123联勤”跑出调解加速度

  “双方各退一步,生意才能做得长久。”8月6日,在度假区公安分局警务站调解室,站长王凯正在回访一起经济纠纷的当事人。那场发生在今年4月的调解令他记忆犹新:放学高峰时段,对峙双方堵住校门,警情通过“一呼百应”系统触发应急机制……

  “一呼百应”系统触发应急机制创新性采用“全链条”设计:民警1小时内分流适宜调解案件,调委会2日内组织调解,3日内回访确认履行。

  王凯介绍,该机制融合了民警的执法权威、调解员的专业优势,还能吸纳社区工作者参与,“像中医治未病,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目前,度假区47个平安场所接入智慧巡防系统,“前端执法+后端调解”模式让90%的矛盾纠纷在首次接警时即获化解。警务站墙上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警情数据,每一组清零的数字,都是“矛盾随警而解”的生动注脚。

  “银发调解员”织就温情解纷网

  8月6日,走进湖西街道综治中心,“月旺调解室”的门牌格外醒目。刘月旺正在调解一对邻居的排水纠纷,他手绘的排水示意图上,红色箭头标出整改方案。“老刘画个图,胜过万言书。”当事人李大姐笑着说。

  刘月旺这位有着1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最擅长用“土办法”解“死疙瘩”。翻开他的调解记录本,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100余起案例详细在册,98%的满意度背后,是他“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的坚守。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懂法律,更要通人情。”刘月旺的抽屉里总是备着糖果——给哭闹的孩子一颗糖,往往能让剑拔弩张的家长冷静下来。这种“以心换心”的智慧,让“月旺调解室”成为群众心中的“解忧杂货铺”。

  “多室联动”打造治理新格局

  8月6日傍晚的傅家坟社区,“静心调解室”依然亮着灯。调解员付邦忠正和社区书记梳理当天的调解记录。某单元楼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纠纷,经他们“背靠背”调解,当事人双方最终和解。

  “群众点单、调解员接单”的模式,让42名专兼职调解员活跃在网格一线。湖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道振介绍,通过打造“静心调解室”“月旺调解室”等品牌矩阵,已形成“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响应机制。综治中心整合司法、信访等资源,实现“一窗受理、联合调处”,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从警务站的电子屏到村头的茶桌,从“123联勤”的迅捷到“银发调解员”的温情,度假区用多元调解“小品牌”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