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县域旅游何以成为文旅新宠?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5-16 09:02:06
A+A-
分享

  □ 侯莎莎

  “五一”假期,县域旅游再掀热潮,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县域旅游不仅满足了游客对舒适体验和特色旅游的追求,更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弘扬本土文化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笔者在河南省安阳市淇县的各旅游景区看到,虽是旅游旺季,这里并没有人满为患,游客既可以享受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又可感悟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有成熟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加持,住宿、门票、吃饭费用较低,让游客在流连忘返的同时直呼“消费无压力”。

  笔者认为,县域旅游之所以成为旅游新风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其拥有独特的魅力。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了县域旅游的吸引力;游客在县域旅游中可体验与所在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这种深度体验和文化感受让县域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比如,曾被誉为“繁华压两京”的临清,凭借美食、美景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及丰富的旅游项目重放光彩,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在县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地方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等为旅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县域基础设施、旅游供给质量持续改善,服务能力和接待能力快速提升,可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时至今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延伸,越来越多的县城步入高铁时代。这些县城以高铁为纽带,通过文旅优势引入客流,促进消费,提升经济实力。县域旅游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这种以旅游为引领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然而,县域旅游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县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当地生态和文化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县域旅游在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通过更好地发挥文旅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化优势,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